“像乞丐一样做研究”?博士生待遇引争议!
11月26日,在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发言表示,我国有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工作,他们每月收入仅3000多元,建议增加10万块钱,使他们每个月收入达到1万块钱。一直以来,博士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塔尖”人才,承担了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大量的基础科研工作。根据本科4年-读研3年-读博4年的正常轨迹,普遍博士生毕业时年龄往往接近30岁。这意味着,这一高学历群体正承受着来自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而这份压力却并未因其卓越的求学轨迹而有所缓解。“三十难立”,一时成了当下很多博士生面临的难题,部分博士生更是常常自嘲“学术民工”、“廉价劳动力”。在读博士,温饱线上求生存在读博士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在校生身份”。
由于学生身份,博士生收入主要来源于各项奖助补贴资金。据了解,我国博士生补助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国家及学校奖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捐赠类奖助学金,以及“三助一辅”岗位津贴。由于读博学校水平、地区消费、专业差异等,在校博士生的补贴差异较大,加上个人生活、家庭情况的不同,部分博士生已需承担除学费以外的婚恋、车房支出,补助费用于多数博士生而言远远不足。
(部分院校博士生补贴发放情况)据媒体报道,北京某“双一流”大学文科博士补助为每月3250元,另一所在京理工类院校博士生补助则在每个月5000元左右。武汉某高校历史专业博士生每月补助在1000-2000元。不难看出,在读博士补助水平差异极大,部分博士生在用各项津贴抵消学费后,每个月还需依靠家中施以援手。对于不少理工类博士生而言,如果想寻求更高的津贴补助,就需要依靠做项目,相应地,寒暑假也需要留校工作。在此基础上,为尽可能增加收入,更多博士生选择投身校外兼职。读博,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了一种工作或“准工作”状态。毕竟“每月几千,你招不来一个实习生;每月几千,你可以招来一个博士生”。诗和远方,更需物质加持读博期间,有人在追求诗和远方,也有人负重前行。
博士生待遇不高,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塔尖人才”无法专心投入科研工作。从个体角度出发,放眼望去,与社会博士人才几十万的招聘年薪相比,微薄的博士生补贴可谓九牛一毛,这不仅加剧了在读博士的社会焦虑,更是以生活利刃一举磨平了部分博士生的“科研梦想”。从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出发,不管是“为学术献身”,还是“为未来投资”,让博士生忍受着现阶段“短暂的清贫”,同时承担70-80%的科研任务,不但会影响在读博士生的科研产出,也在客观上导致部分具有创新潜力的优秀博士生出国读博,使得我国优质人才大量流失。早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教授吴智深就曾明确表示:阻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三大瓶颈中,便包含了“博士研究生资助和津贴较低”。精准施策,更多高校提高博士生待遇在博士生收入普遍偏低的情势下,不少博士生乃至社会其他群体均曾发出疾呼,要求“博士涨薪”。事实上,我国“提升博士生的基础待遇”的事宜早已提上日程。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相关文件可知,在1985年、2009年等不同时期,博士生补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跃升。直至2009年,博士生补贴已统一为每生每月1000元。2017年,国家再次提高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将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1.2万元提高到1.5万元,地方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不低于1万元提高到不低于1.3万元,使得平均每人每月补贴再增长约250元。在“博士生基础待遇急需提高”的呼声中,不少高校也纷纷提高博士生“薪酬”待遇,以吸纳具备一流科研潜质的优质博士生人才。例如,2021年,河南大学发布《关于提高博士研究生助学金的补充规定》,规定显示:在原有国家拨款和学校补贴的基础上,每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助学金在4年基本学制内每年增加5000元。此外,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都对博士生奖助学金进行了调整。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不论是科研创新,还是社会服务,博士生在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在显著增强。相信在未来,“博士生基础待遇”问题将会受到更多关注,在读博士的“困境”也有望逐步改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