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考研|| 历年必考名词解释真题,示范答案在这里
原标题:传播学考研|| 历年必考名词解释真题,示范答案在这里</p><p class="ql-align-justify"><strong>上了考场,每分必争</strong>,尤其是最容易拿分且最有希望拿满分的名词解释。问题就在于,<strong>有些名解看似基础和简单,但实则概述范围很大、包含内容又多</strong>,同学们在答题的时候<strong>很容易弄岔必答点、漏掉重点</strong>,导致名解能丢好几分。</p>
<p class="ql-align-justify">所以今天为大家整理了<strong>一部分比较抽象、变形的名解以及一些知识信息含量大的名解</strong>,并做了答题要点提示,大家可直接参考背诵,拿到满分。</p>
<p><strong>#01.</strong></p>
<p><strong>拉斯韦尔</strong></p>
<p class="ql-align-justify"><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 class="ql-align-justify">拉斯韦尔,著名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传播学者,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strong>他创建了5w</strong>的传播模式,即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传播媒介,传播效果,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strong>提出了</strong>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即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为赖特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1927年,拉斯韦尔的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strong>拉斯韦尔进行了大量的同盟国宣传的内容分析,开创了这种内容分析定量方法的先河</strong>。拉斯韦尔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p>
<p class="ql-align-justify"><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 class="ql-align-justify">拉斯韦尔的理论贡献其实有很多,答名词解释时,大家主要记住其tittle、5w、三功能说、宣传、内容分析法就可以。必须要强调的是,内容分析法一定不能忘写,尽管每一个奠基人都带入了一种研究方法,但如调查研究、实验等在其他学科都已发育完全。只有内容分析是拉斯韦尔开创的。还有,要记住拉斯韦尔是有政治学家的名号的,因为拉斯韦尔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的。</p>
<p><strong>#02.</strong></p>
<p><strong>李普曼</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李普曼,美国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传播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在《舆论学》一书中,<strong>提出“拟态环境”、“刻板成见”等概念,并开创了“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strong>。<strong>“拟态环境”即</strong>信息环境并非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strong>“刻板成见”是指</strong>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strong>关于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strong>,他这样描绘议程设置:这是一个过程,通过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播、公众和政治精英优先关注;<strong>李普曼把新闻自由的实现途径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strong>。认为现代社会是规模化、复杂的,人们失去传统社会事事亲历的可能性,因此要依赖专业化的信息传播机构去获取信息。</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答李普曼,《舆论学》、议程设置、拟态环境、刻板印象、新闻自由观这几个点缺一不可,尤其是议程设置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所以,你在论述议程设置理论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把李普曼列入议程设置的早期的提出者当中。除此之外,《舆论》以及李普曼的新闻自由观也属于比较有亮点的答案,《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深刻而精辟的讨论,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第一次全面的梳理。这个知识点学有余力或者手速够快的同学可以记住。</p>
<p><strong>#03.</strong></p>
<p><strong>议程设置</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议程设置的理论<strong>最早来源于李普曼</strong>,在其《舆论学》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了“头脑图像和身外世界”的观点,区分了媒介现实、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并阐述了它们的关系;<strong>1972年麦克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假说。该理论认为</strong>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人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为公众提供议程;<strong>“议程设置”假说的着眼点</strong>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strong>议程设置理论对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起了重要的作用,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但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到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strong>(正反影响)</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议程设置对大家来说是很熟悉的考点,但是怎么答全答流畅答漂亮就很重要。如我们在上一个名解里有强调,答议程设置的时候一定不能漏掉李普曼,答李普曼的时候一定要答到议程设置,请把这两个名词给我“绑死”。同时,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其优点、局限性也要写上哦。</p>
<p><strong>#04.</strong></p>
<p><strong>数字劳工</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数字劳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受众商品”的批判延伸。<strong>福克斯</strong>在<strong>《数字劳动与马克思》</strong>一书中,对数字劳工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义:<strong>“数字劳工是电子媒介生存,使用以及应用这样集体劳动力中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一个确定的职业,他们服务的产业定义了他们,在这个产业中,他们受资本的剥削。” 数字劳工的主要特征</strong>是模糊了“工作”与“玩耍”的界限。“数字劳工”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沉浸在互联网世界的大量网民表面上看是在消磨时间,实则沦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免费内容”生产者。根据不同的劳动形式,<strong>互联网平台上的“数字劳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strong>一是互动社交平台上的内容生产与消费;二是弹性雇佣制度下网络“写手”;三是游戏产业链中的廉价“玩工”。</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数字劳工”不仅是这两年高频考察的名解,其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答题名词,在回答网络传播相关的论述题的时候都可以用到。大家一定要记得数字劳工其实可以看作是“受众商品论”的延伸。</p>
<p><strong>#05.</strong></p>
<p><strong>四全媒体</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领导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 首次提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概念,即四全媒体。<strong>“全程媒体”</strong>指媒体应全程关注和报道大众关心、关注的新闻事件;<strong>“全息媒体”</strong>指新闻以文字、图片、声音、图表等多形式、多维度、多侧面进行立体化呈现、沉浸式传播;<strong>“全员媒体”</strong>指所有的受众都自觉地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工作中,成为新闻传播的参与者;<strong>“全效媒体”</strong>指媒体的传播致效功能已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已基本实现各取所需。<strong>四全媒体要求</strong>新型主流媒体通过实施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生产与传播双元主体化、 实现作品形态多样化、传播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捍卫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真实性。</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首先,你在考场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写出【领导人】的称呼,我们以领导人为代称是因为审核问题,答题的时候还是要写全称喔。那在答这个名解的时候,一个是要写“谁提出的这个概念,它的出处在哪里”;二是不要只回答涵义,它的意义影响也是重要给分点。</p>
<p><strong>#06.</strong></p>
<p><strong>《申报》</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由英国商人美查等人合资在上海创刊,1912年由史量才接手后,开始走向历史辉煌时期,1949年停刊,它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创办初期,<strong>在经营管理方面,</strong>《申报》针对当时的报纸读者都是封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采用廉价纸张,压缩报纸生产成本,以降低报价,提振销量。<strong>在宣传策略上</strong>处处附会儒学,采用中国线装书本形式。美查认为中国编者最了解中国读者,因此将编辑大权交给中国文人,使《申报》成为第一家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外报。《申报》注重刊登新闻,尤其是趣味性猎奇性强的社会新闻;注重新闻报的的时效性,最早采用电报传输新闻。现代报纸的四大组成要素:新闻、言论、广告、和副刊,《申报》已经完全具备。<strong>《申报》的成功,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报刊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strong></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由于发行时间太长,所以《申报》这个名词解释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大家可以参考我们给到的答案:先梳理其关键发展节点,然后从经营管理、宣传策略、内容类型等方面进行作答,《申报》涉及到很多“第一次”,如第一家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外报、国内最早使用电讯传送新闻稿等等,这些可以作为重点写出来。</p>
<p><strong>#07.</strong></p>
<p><strong>中央厨房模式</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中央厨房是一种源自餐饮行业的运行管理模式。<strong>媒体借用了该概念,特指通过内容的集约化制作实现信息的多级开发,以提高传播效果,节约传播成本</strong>。各地的实践不尽相同,但“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是基本共识。我国媒体“中央厨房”<strong>模式探索始于</strong>广州日报社于2007年成立的流动新闻部,它是《广州日报》纸质版和新媒体的合作平台。<strong>中央厨房可以看作是继“报网融合”、“两微一端”之后进一步的媒介融合战略。</strong>它是传媒集团为挽救传统传媒业在技术变革冲击下的生存危机的又一重要实践。“中央厨房”对于传媒转型中的价值主要包括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形成舆论合力、提高传播时效、营造新媒体思维。但中央厨房对新闻业也会有更深远影响,如它强化了新闻的工业化属性、,也弱化了新闻的文化属性。</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又一个大家都知道却很难答好的名词。可以从定义、距离、特点、意义、影响等综合角度来回答,对中央厨房的优势大家都比较了解,可以在此基础上,答一些中央厨房消极的影响,此处推荐何瑛、胡翼青的观点,他们在文化、记者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思考。</p>
<p><strong>#08.</strong></p>
<p><strong>场景</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场景”原是影视或戏剧语言中的专业术语,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的有一定的任务行动或是因为人物关系所构成的具体的生活画面”。<strong>欧文·戈夫曼从时空维度解释过场景,认为场景是“任何受到可感知边界某种程度限定的地方”</strong>,如大厅、咖啡馆等;<strong>梅罗维茨在戈夫曼的基础上</strong>,从情境维度解释场景,认为场景与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关系、氛围、规则相关。美国记者罗伯特·斯考伯和专栏作家谢尔·伊雷斯<strong>将“场景”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引入传播学领域</strong>,认为场景包括基于空间的“硬要素”和基于行为和心理的“软要素”。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他们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场景”应该是基于移动终端、传感器、社交媒体、大数据、定位系统提供的应用技术以及由此营造的一种“在场感”。</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场景的名词解释如果想答全面,就要加入戈夫曼和梅罗维茨早期的描述,戈夫曼是从时空维度解释场景、梅罗维茨从情境维度解释场景,后来场景的概念进一步的完善,既有硬要素,又有软要素。</p>
<p><strong>#09.</strong></p>
<p><strong>芝加哥学派</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芝加哥学派<strong>形成于</strong>19世纪末20世纪的美国,其学术活动的开展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把移民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改革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strong>认为</strong>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strong>并探讨</strong>传播对社会民主的作用。<strong>该学派强调</strong>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也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使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strong>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在于:</strong>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理论基础;为传播学提供了研究方法的范例;肯定并赋予大众传播较高的社会地位。<strong>芝加哥学派衰落的内因在于,</strong>早期芝加哥学派的非学科化倾向以及在方法论方面缺少科学性和精确性;外因在于美国当时出现了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结构功能主义,并逐渐成为美国社会学新的主流范式。<strong>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strong>包括帕克、杜威、米德、布鲁默、库利。</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每年都会考很多学派的名解,所以关于学派类名词解释,大家也可以参考芝加哥学派的答案,总结个模板,同学们可以从其缘起、定义、代表人物、研究内容、贡献、衰落的原因等多方面作答。</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RWugdBGFq+R/Aq+QnLPFVSI0m71znpbbVePc/zHb+MqSAvFaHwEsSvIocn23oQPuNziLjhC1jz3vWpOn35OAE2hzN0oe+X4JkdHPSplRlNA="></p>
<p><strong>#10.</strong></p>
<p><strong>互联网思维</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多元概念,<strong>一般是指</strong>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及整个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本质是发散的非线性思维。<strong>360</strong>公司创始人周鸿祎认为,<strong>互联网思维包含四个关键:</strong>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小米创始人雷军认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其实无论如何解释,有几个核心点是相通的,也即关于互联网本身的特质。<strong>这些特质包括: 在资源上以丰裕替代稀缺; 在传播行为上以互动替代单向; 在传播渠道上以平台替代管道</strong>。<strong>当下我国的媒介融合应该利用互联网思维、重塑媒体内容定位和生产流程、构建新的传播平台、创新商业模式、重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环境。</strong></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人人都听说过互联网思维,但是很难说出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其实互联网思维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被提出,是因为互联网具备一些独特的特点,比如互动性、草根性、全球性等等,将互联网特点纳入对某事物的考量的思维模式,就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大家还需要注意,这类名词解释看似跟新闻媒体业没啥关系,其实你也可以结合起来谈影响谈赋能。</p>
<p><strong>#11.</strong></p>
<p><strong>受众权利</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strong>受众是</strong>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之一,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也是民主政治社会中的公民,拥有与公民的基本权利相应的各种正当权利。<strong>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以下三方面:传播权</strong>,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strong>知晓权</strong>,广义上指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狭义上指公民对国家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strong>媒介接近权</strong>,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strong>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存储、表达、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受众的信息隐私权、被遗忘权也同样值得注意。</strong></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这个名解的答题要点在于你能不能做个思维延申,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由于信息的表达、传递、存储方式都有了改变,所以出现了“隐私权”、“被遗忘权”,大家可以加上这两个权利。</p>
<p><strong>#12.</strong></p>
<p><strong>社会化媒体</strong></p>
<p><strong>答案示范:</strong></p>
<p>社会化媒体又称社交媒体,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允许用户撰写、分享、评价、讨论及沟通。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strong>彭兰教授认为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二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strong>。qq、微信、淘宝、支付宝、微博、抖音、小红书等都可以被称为社会化媒体。它的产生依赖于Web2.0的发展,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才得以发展的,社会化媒体使话语权下放,有利于营造“意见的自由市场”,是舆论监督的有利阵地,但社会化媒体的弱社交关系较多,且言论多样,易出现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p>
<p><strong>要点提示:</strong></p>
<p>对于社会化媒体,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社会化媒体=社交媒体,有些学者认为社会化媒体于社交媒体是两个概念,建议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可以去知网查找一下《“社会化媒体”还是“社交媒体”?——一组至关重要的概念的翻译和辨析》这篇论文,其他的同学按照彭兰老师的解释就可以,即社会化媒体=社交媒体。</p>
<p><strong>好了,最后来个总结!!!</strong></p>
<p>12个名词解释都复习完成,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strong>难拿满分的名词解释,往往都具备以下3个特点:</strong></p>
<p>1、内容包含较多,很难分辨哪些是重点;</p>
<p>2、含义较抽象、你对这个概念其实挺熟,但就是用语言无法描述;</p>
<p>3、内容太少,感觉答2-3个点或者2-3句话就不知道说什么了。</p>
<p><strong>应对这类名词解释,学姐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个思路:</strong></p>
<p><strong>1、内容包含较多,无法分辨哪些是重点?</strong></p>
<p>比如拉斯韦尔、李普曼、《申报》这类名解,一方面你可以看历年真题里会特别把它们的哪部分拎出来考,那些就是重点;另一方面,注意其“独特的成就”和“最先”“早期”的思想、成就,一般有这类的也都属于比较重要的点。</p>
<p><strong>2、较为抽象、你对这个概念其实很熟,但就是无法用语言描述?</strong></p>
<p>比如互联网思维、场景这类概念,应该怎么回答呢?“场景”属于学术上的词语,大家可以从其历史沿革、变化方面入手进行回答,还有类似的一个名词解释就是“传播”(communication),这个名词你知道怎么回答吗?(提示:可以从其历史发展沿革回答哦);像互联网思维这种属于网络传播的词语,其实大家都可以对其进行拆解,思考互联网是什么、思维是什么,结合两者的意思进行回答,都能答个八九不离十。</p>
<p><strong>3、内容太少,感觉答2-3个点或者2-3句话就不知道说什么了?</strong></p>
<p>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strong>名词解释包括内涵与外延</strong>,可以答的角度非常多,从其内涵、源起、发展、提出者、原因、影响、优劣势、事例等方面都能进行回答。甚至可以将其与新闻或者传播相结合进行解释,比如互联网思维,就可以与传统媒体相结合,通过叙述传统媒体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变革来解释互联网思维。再不济,也可以通过举例和引经据典来增加字数,让自己的答案饱满起来。</p>
<p>想早点考研上岸的同学,我比较建议大家关注这个公众号:<strong>阿粒上岸笔记</strong>,可以无偿领取名师0元网课、23/24内部考研资料等等,同时有主流考研机构、网课的优劣势完整分析,非常实用!最近挺火的,真心建议研友去参考!冲冲冲!</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ipZZQ8s8QDiEfIqFxHZ2MCI0m71znpbbVePc/zHb+MoGRLgI3NFUgQ7g8xzvI6n3x3i+1qJD2DDnkmkhzBbtr9HrPrsbJWp6jRT7GMToiFo=">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span></span></p>
<h3>
<p>
<br />
</p>
<p>
沪学网考研课程全免费,首家、全免费、全网实时更新!
</p>
<img src="https://www.huxuewang.com/00.png" alt="" />
</h3>
<p>
<br />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