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艺术专业考研考情分析(含录取名单、国家线、复试线)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艺术专业考研考情分析(含录取名单、国家线、复试线)</p><p><strong>文章导读</strong></p>
<p>本文包含以下内容:①院校/专业情况介绍②国家线/复试线③考试科目介绍④复试流程&准备⑤复试注意事项</p>
<p>01</p>
<p><strong>基本院校/专业情况介绍</strong></p>
<p><strong>艺术与设计学院学院</strong></p>
<p><strong>简介</strong></p>
<p>本学科在2006年获得设计艺术学硕士点的基础上于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设计学硕士点,并于2012年12月获广东省第九轮优势重点学科,于2017年获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018年和2021年连续两次进入广东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B类,2020、2021连续两年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蝉联全国第六。</p>
<p>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坚持“艺术与设计融合科技与产业”的办学理念,打造“集成新工科,实践新范式,教研国际化,服务大湾区”的学科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设计与艺术人才,现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技术、设计传达设计)建设点,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7个设计类本科专业全部进入A类。其中,3个A+评级专业,4个A评级专业。</p>
<p>向下滑动查看</p>
<p><strong>学科方向</strong></p>
<p>围绕服务我省“双十”战略性产业和城乡高质量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线,突破专业拼盘式设置学科方向的束缚,凝练出工业设计集成创新、数字创意设计研究、城乡可持续设计研究、设计文化与生活美学四大学科方向。四大学科方向间的逻辑关系及关联领域如下图所示:</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XgGKGmmy65S51KsF688iyI0m71znpbbVePc/zHb+Mqi7cyKcTg5XI6Z5mJeKxGErH2NzUnQ9bYM9jZUSFQUfbWxZh0dyRLR+8ncvZ4lt54="></p>
<p><strong>(1)工业设计集成创新。</strong>强化“新工科”设计范式,以工业设计集成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数字孪生等高新技术,推动高端装备、智能硬件、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的原创设计突破及其产业化,向纵深推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p>
<p><strong>(2)数字创意设计研究。</strong>聚焦设计新对象、新领域和新范式,面向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在信息交互、智慧教育、移动服务等领域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向国际服务设计理论体系建构贡献“中国方案”。</p>
<p><strong>(3)城乡可持续设计研究。</strong>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从物质环境、信息环境和文化环境上,活化岭南建筑和工业遗产,更新城市“锈带”成为“秀带”,探索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广东模式”。</p>
<p><strong>(4)设计文化与生活美学。</strong>强化“国际视野、中国经验、本土立场”,以思辨设计等欧美当代设计思潮为学术参照,基于“可拓学”研究设计学共性理论;以岭南建筑、家具、广绣、广彩等为样本,拓展岭南非遗的史论视野,深化“新中国主义”设计研究与应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strong>主要成就贡献及国内国际影响</strong></p>
<p><strong>(1)打造“广东设计”智库。</strong>我院教师对“服务设计”的定义被商务部《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2018年版)》采纳。依托广东省社会科学基地“设计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广州市智库“粤港澳设计文化与战略研究中心”,为广东省及广州、佛山、东莞等大湾区中心城市设计政策建言献策,近3年提交18项调研报告和工业设计政策实施意见,为推动工业设计在我省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p>
<p><strong>(2)科教协同育人成效显著。</strong>依托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社科研究基地,2个广州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共建中欧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体验设计发展研究中心、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云浮创新设计中心、艺术乡建平台——青田学院等6个产学研平台,与美的、中科新知、万事泰等十余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基地、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生获得多个设计大奖,包括德国IF和红点奖、日本好设计奖、中芬机遇100挑战赛金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钻石奖等。</p>
<p><strong>(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产出一系列成果。</strong>服务美的、广汽、华为、腾讯、格力、碧桂园、南方电网等千亿级企业7家以上、中小企业150家以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胡飞教授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心晓•悠护Lite非接触式心率监测系统被捐赠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洪湖市人民医院,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远程健康监测。渠岩教授发起艺术乡建“青田范式”连续三年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还被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方海教授与国内家具企业阿旺特、竹产品龙头企业“大庄”等对接,“东西方竹家具系列”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数亿元。杨敏教授的燕塘牛奶系列包装设计为企业带来15亿元收益。</p>
<p><strong>(4)学科声誉日益彰显。</strong>自1997年开始,本学科连续推动举办十届“中日工业设计高级研修班”;自2005年开始,连续承办十五届国内最早获得国际设计组织(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 WDO)认证的“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2014年成为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成员;自2014年始,已连续主办6届“集成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还主承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设计会议,学科实力和办学声誉迅速提升。建有广东省首个设计博物馆及库卡•波罗艺术馆,收藏欧洲经典产品近4000件,成为全省重要的设计推广普及和研学基地。</p>
<p><strong>学位类别</strong></p>
<p><strong>设计学位</strong></p>
<p><strong>设计学</strong></p>
<p>1.工业设计集成创新</p>
<p>2.数字创意设计研究</p>
<p>3.城乡可持续设计研究</p>
<p>4.设计文化与生活美学</p>
<p><strong>专业学位</strong></p>
<p><strong>艺术</strong></p>
<p>1.时尚与生活设计艺术</p>
<p>2.媒体与视觉设计艺术</p>
<p>3.环境设计与装饰艺术</p>
<p><strong>学费、学制与奖助政策</strong></p>
<p><strong>学费与学制</strong></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ipZZQ8s8QDiEfIqFxHZ2MCI0m71znpbbVePc/zHb+Mp2y7qXdrkAo5KjFGz1IfCdDp6YGNANTUPorG51ZAEg91lqkWTUh0PXkxjfZifUbvA="></p>
<p><strong>奖助政策</strong></p>
<p>1.所有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奖助学金。</p>
<p>2.奖学金体系涵盖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及单项奖学金等。</p>
<p>(1)学业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奖励标准一般为:一等奖学金10000元/生·学年;二等奖学金6000元/生·学年;三等奖学金2000元/生·学年。一年级研究生原则上100%覆盖;二、三年级研究生实行动态管理,覆盖率一般达80%。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第一年直接认定获得一等奖学金。</p>
<p>(2)国家奖学金20000元/人,每年评选一次,覆盖面约5%。</p>
<p>(3)入选“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者,可按学校规定获得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并可申请国际合作交流专项资助。</p>
<p>(4)单项奖学金在二、三年级研究生中评定,包含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研究生文体活动菁英奖学金和研究生社会实践菁英奖学金等。</p>
<p>3.助学金体系涵盖助学金、联合培养基地补助及导师资助金等。</p>
<p>(1)助学金100%覆盖,标准为每年6000元/生·学年。</p>
<p>(2)联合培养基地补助和导师资助金将按照参与基地项目及导师课题的成效进行确定,包括生活补助与科研奖励等。</p>
<p>(3)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可通过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担任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研管)岗位等方式获得资助完成学业。</p>
<p>4.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奖助学金作适当调整。</p>
<p><strong>第一志愿录取名单(含初试分数!)</strong></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RWugdBGFq+R/Aq+QnLPFVSI0m71znpbbVePc/zHb+MoGgaama+QekoCycaogJRTIXQf8O2mOxA1AKevdUvM3DlozfsxGUdncn0YqQ+ySKus="></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XgGKGmmy65S51KsF688iyI0m71znpbbVePc/zHb+Moyc8WhP9UJBYwuHcGOHxN3vGEgyvPH0fsuWEbNYZFu3rkSFixvCYEXBWntFcROr4I="></p>
<p>02</p>
<p><strong>国家线&复试线</strong></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XgGKGmmy65S51KsF688iyI0m71znpbbVePc/zHb+MoKKTO3GEq6gqFpQnCQFidArsztR4qVkmoLl7tyYCF2bRulJS0w1Ao7z+fPAjuo3ac="></p>
<p>03</p>
<p><strong>考试科目介绍</strong></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V3V/5Po5OQhD1wp+LVvkpyI0m71znpbbVePc/zHb+Mqlydy+V807eCz7W8/eLW5+RlTO5RSSiaqLnME2b4aT3Pzgpb2f3ZTjBwPy/fPosNY="></p>
<p><strong>初试考试科目</strong></p>
<p><strong>初试:</strong></p>
<p>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p>
<p>②(201)英语(一) </p>
<p>③(621)设计历史与理论 </p>
<p>④(850)专业设计(一)</p>
<p><strong>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strong></p>
<p><strong>(621)设计历史与理论 :</strong></p>
<p>1.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p>
<p>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p>
<p>3.尹定邦,邵宏编.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2016年</p>
<p>4.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p>
<p>5.凌继尧.美学十五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p>
<p><strong>(850)专业设计(一):不提供参考书目</strong></p>
<p><strong>最新大纲</strong></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XgGKGmmy65S51KsF688iyI0m71znpbbVePc/zHb+MpYSCoX09G449L/7qD6pR6pZRK/4QqL8GGOEDF5j/hzo3dpXJbLsBhIeGTNv3uttxg="></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V3V/5Po5OQhD1wp+LVvkpyI0m71znpbbVePc/zHb+MqDQYUO0UX/k7gqrKzvmECJgCQQh0BRXPQY8J8I+Kmz7EoTV7qprWLWUQQl4W/GjmE="></p>
<p>04</p>
<p><strong>复试流程&准备(2022)</strong></p>
<p><strong>复试考核安排</strong></p>
<p><strong>考核时间</strong></p>
<p>第一场:3月30日上午9:00(085507工业设计工程)</p>
<p>第二场:4月1日上午9:00(1351艺术、1305设计学)</p>
<p>每位考生复试考核总时间约为20分钟,其中包含个人介绍、外语考核、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考核等。</p>
<p><strong>考核方式</strong></p>
<p>远程网络方式,以作品集与现场问答相结合,其中学生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内容包括: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自我介绍、毕业论文题目及研究进展、获奖情况、参与学术科研工作及取得成果介绍等;</p>
<p><strong>考核内容</strong></p>
<p>1)外语考核(20分):考核方式以口试为主,采用抽选“题库”现场面答方式,包括外语口语及专业外语。</p>
<p>2)专业知识考核(30分):采用专业老师提问方式,考察考生基础专业知识。</p>
<p>3)综合素质考核(50分):结合考生作品集提问,考核内容包括考生学习成果、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p>
<p><strong>同等学历</strong></p>
<p>加试安排初试未考的另外选两门专业课。采用网上在线笔试形式,安排专人监考。</p>
<p><strong>录取原则与录取程序:</strong></p>
<p><strong>总成绩计算方式</strong></p>
<p>考生实行差额复试,凡复试成绩合格(不低于60分)的考生,按复试成绩占40%的权重得出招生考试总成绩,并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p>
<p><strong>复试成绩 = 专业知识考核得分 + 英语考核得分 + 综合素质考核得分</strong></p>
<p><strong>总成绩 =初试成绩÷(初试满分/100)×(1-复试成绩权重)+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权重</strong></p>
<p><strong>复试成绩公示</strong></p>
<p>学院将在复试结束后于学院网页公示复试成绩及总成绩。</p>
<p><strong>录取原则</strong></p>
<p>将根据录取名额,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首先从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的复试及格考生中录取,其次再从专业非第一志愿报考的复试及格考生中调剂录取。总成绩并列且正好处于专业录取名额边缘的考生,按照录取名额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拟录取考生须按照学校要求签订相关协议。</p>
<p><strong>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strong></p>
<p><strong>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strong></p>
<p><strong>2、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面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strong></p>
<p><strong>3、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合格;</strong></p>
<p><strong>4、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strong></p>
<p><strong>5、提供虚假信息</strong></p>
<p>05</p>
<p><strong>复试注意事项</strong></p>
<p>1.尽早订车票机票酒店房间;</p>
<p>2.着装要朴素大方,女生可化淡妆;</p>
<p>3.准备复试期间,精神状态要掌控好,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放松;</p>
<p>4.面试的答题环节要仪态自然,回答问题时不要着急回答,可稍加思考之后再作答,平稳大方得体,合理把控问题回答时间。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span></span></p>
<h3>
<p>
<br />
</p>
<p>
沪学网考研课程全免费,首家、全免费、全网实时更新!
</p>
<img src="https://www.huxuewang.com/00.png" alt="" />
</h3>
<p>
<br />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