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811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考研真题答案
//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1_01Ir4sgcedsn教育与教育学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日常用法
“教育”的日常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二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是第一种用法。
2“教育”的词源
(1)西方“教育”的词源:在现代英语、德语、法语中的“教育”一词均起源于拉丁文“ēducāre”。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我国“教育”的词源: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0世纪之前,人们论及教育问题时通常将“教”与“学”分开使用,因此,可将“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
3教育的定义
一般而言,人们是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
(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②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
③更狭义的,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目前学界通用的对教育的准确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②“教育”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③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④“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二)教育的要素
从系统的角度认识,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由以下三种基本要素构成: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要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地发展和变化。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2学习者
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学习者的特征包括:
(1)学习目的不同,即使两个人在学习目的的表述方面相同,也未必有着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理由;
(2)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
(3)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4)对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1_01Ir4shsbD6T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1)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2)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形态是指由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以下不同的教育形态: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划分)
(1)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2)制度化的教育:指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3)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非学校化社会”的概念。“非学校化社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他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学校体系,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因此,应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化社会,而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非学校化社会”。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划分)
(1)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2)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3)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优势与长处,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划分)
(1)这三种教育形态的产生与社会形态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以及建立于其上的经济形态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
(2)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工业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也不等于“信息教育”。前者是指基本的教育形态,而后者是指专门的教育类型。
(3)后一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彼此之间有一种历史的连续性。
一、概念题
1随机抽取[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随机抽取是指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入选样本。或者说,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被抽中的概率相等(也即被抽中的机会相等)。而且,任何一个个体的入选与否,与其他个体毫不相关,互不影响。或者说,每一个个体的抽取都是相互独立的,是一种随机事件。
2区群谬误[中央财经大学2013、2011年研]
答:区群谬误又称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是指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或者说,研究者用一个集群的分析单位收集资料,而用一个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下结论的现象。区群谬误一般是将社区特征与群体特征、群体特征与个人特征相混淆的错误。
3双盲实验[人大2019年研]
答:双盲实验是指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即究竟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予了实验刺激,参与实验的双方(指实验对象和实验人员)都不知道,实验刺激是由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以外的第三者任意分派和给定的。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排除在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更加明确实验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同期群研究[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组研究,它是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比如,以1968年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为一特殊人群,分别研究他们在1978年、1988年和1998年的情况,以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我国几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一个同期群研究。
//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1_01Ir4sj9FJDD
5古典实验设计[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经典实验设计又称古典实验设计,或双组前后测模式,是指最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标准的实验设计。其包含了实验设计的全部要素: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自变量(实验刺激)、因变量,以及随机指派。经典实验设计的实施步骤包括:①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控制组;②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一次测量,即前测;③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但不对控制组实施这种刺激;④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二次测量,即后测;⑤比较和分析两个组前后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别,得出实验刺激的影响。
6表面效度[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表面效度又称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择的项目是否“看起来”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由于表面效度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之上,因而这种效度缺乏标准的、可重复的程序保证。比如,用问卷去测量人们的消费观念,那么,首先要弄清“消费观念”的定义,然后看问卷中的问题是否都与人们的消费观念有关。我们可以采取请若干专家直接进行评价的方法来检查问卷测量的表面效度。比如,请5~10位专家对问卷中用来测量“消费观念”的问题进行评价,如果专家一致认为这些问题明显是有关其他方面的,则这种测量就不具有表面效度;如果专家认为这些问题的确涉及的都是有关消费观念方面的内容,而看不出它们是在测量与消费观念无关的其他内容时,则可以说这一测量具有表面效度。由于表面效度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之上,因而这种效度缺乏标准的、可重复的程序保证。
7操作化[人大2019年研]
答:操作化是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或者说,操作化是对假设中的概念做出具体定义并说明如何测量概念、如何检验假设等的过程。
8中介变量[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研;华中农大2012年研]
答:中介变量是指自变量对因变量发生影响的中介,是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质性的、内在的原因。1932年,托尔曼为了弥补行为主义者华生的S-R公式的不足,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强调注意有机体内部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来的中介因素,这便是中介变量。
9阐释模式[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阐释模式所关心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它是指一种通过引进并控制第三变量,来进一步了解和探讨原来两变量之间关系性质的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具体作用的不同,阐释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因果分析、阐明分析、条件分析。
最后别忘了到沪学网免费下载课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