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2-8-12 18:56:00

政治:第五篇 当代经济与政治 九

  第五篇 当代经济与政治 九 中国对外关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四)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目标和原则
  1.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就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对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干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独立自主的处理本国的一切事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赋予了独立自主原则新的内容:真正的不结盟,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其核心和主要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4.加大和巩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中国始终不渝的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自主与主权的正义斗争,并遵循“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有力地支援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
  5.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外交理论思想。它由时代观、外交定位、外交目标、外交政策和策略组成。
  (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邓小平在对当今国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指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是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主要依据
  第一,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上看,新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二,从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和普遍要求上看,发展问题就变成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中心课题,东西方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主要形式也由武力对抗转变为以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中心内容的和平竞争。
  第三,从战争与和平的力量对比上看,在当今世界,虽然战争的根源并为消除,但是,从总体上看,世界在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力量。
  邓小平精辟的论述了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改变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树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为中国正确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科学外交决策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我们党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对外开放以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奠定了科学基础,也为我们党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冷静沉着、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提供了明确的指针。
  (2)邓小平从中国现实国力和实际地位出发,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做了实事求是的定位,认为中国是大国也是小国,是一极,但是力量很单薄的一极,不能自卑,也不能自傲,中国永远不称霸,不当头,但要有所作为。
  (3)邓小平为中国外交确立了明确的外交目标:一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总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跨世纪中国对外政策的国际目标是:一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二是建立国际政治与经济新秩序;跨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经济目标是对外开放,加强经济交往。
  (4)邓小平的外交政策和策略主要包括:为独立自主赋予新内容,不与大国结盟和建立战略关系;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拓了新领域,探索新时期解决国内外争端的新途径;以国家利益而不是以意识形态来决定国与国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针对世界格局的大变动制定了外交新方针,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
  6.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具体表现为:1.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人民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尊重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争取到了一个有力的环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治:第五篇 当代经济与政治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