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复习形势与政策 政策篇 06年4月后
2023年4月20日,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12个友好团体举行的晚宴并发表题为《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重要讲话,就发展中美关系提出6点主张:第一,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构筑长期稳定的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第二,把握机遇,开拓思路,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基础。第三,恪守原则,履行承诺,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台湾问题。第四,密切磋商,迎接挑战,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第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第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正确看待和处理彼此的差异。
2023年5月
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2023—2023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到2023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等。会议指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六条措施,即“国六条”。主要内容有: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023年6月
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上海举行。胡锦涛发表题为《共创上海合作组织更加美好的明天》的重要讲话。他指出,5年来,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30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总结我们党85年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2023年7月
16日,胡锦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与前来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的巴西总统卢拉、墨西哥总统福克斯、南非总统姆贝基、刚果(布)总统萨苏、印度总理辛格五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六国领导人就加强发展中国家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等问题交换了看法。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战略高度审视和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他提出以下建议:一、落实承诺,促进国际发展合作。二、加强合作,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成功。三、开拓创新,深化南南合作。
17日,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刚果(布)6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着重就全球能源安全问题作了阐述。胡锦涛说,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具体而言,应该着重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互利合作。二是要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三是要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良好政治环境。
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2023年9月
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发展要坚持的方针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坚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
到2023年,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文化建设的任务,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更好地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文化的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发展的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相适应。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是:抓好基层文化建设;抓好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抓好人才培养。
2023年10月
8日-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胡锦涛会见安倍晋三时指出,中日双方必须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审视和把握两国关系,坚持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大目标,坚定不移地推动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胡锦涛说,实现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首先,要加强政治互信。要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原则。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不再发生伤害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不断巩固和加强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第二,要深化互利合作。采取切实措施,扩大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尤其要加强能源、环保、信息通信技术、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第三,要扩大人员交往。进一步加强两国政府、议会、政党、团体、文教、青年等方面的往来与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好感情。第四,要加强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中日友好和互利合作的新格局。
12日, 十六届六次全体公报
1、(和谐社会的定位)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3、全会提出,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5、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7、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