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07年考研政经部分浓缩归纳16要点2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7、剩余价值
被资本家所雇佣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中,通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即使有贱买贵卖,但一个资本家的所得,就是另一个资本家的所失,买卖双方得失相抵,整个资产阶级还是得不到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资本家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以后,强迫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对称。指通过延长工作日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的条件下,工作日愈长,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就愈多,剥削程度也就愈高。资本家总要尽量延长工作日以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相对剩余价值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
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的对称。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不同,它的增加不是由于创造出来的价值绝对地增加了,而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把一部分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剩余价值相对地增加。它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而降低生活资料价值的手段,就是提高直接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部门和为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不同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商品。其中某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劳动力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生产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只能使它该部门生产的那部分商品便宜;只有生产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部门和为这些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工人所必需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才能降低,从而劳动力的全部价值才会降低。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大多数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 在资本主义竞争的强制作用下,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不得不改进生产技术,把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本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以上,使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它的社会价值。当他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时,他就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实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靠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的相应延长而生产出来的。
8、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从物质形式来看,资本构成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数量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关系,叫做资本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来看,资本构成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的比例关系,叫做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一般地都是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反映。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用公式来表示即c:v。通常所考察的资本有机构成,一般都是指一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平均有机构成,或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把一个生产部门中各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加以平均,就是该生产部门总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把一个国家中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加以平均,就是该国家的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
9、平均利润率规律
平均利润率规律又称“一般利润率规律”。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的利润率,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客观必然性。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只有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平均利润率规律才发生作用。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由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等量资本会形成高低不等的利润率: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就比较高;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则比较低。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总是设法把资本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生产大大增加,产品的供应逐渐超过需求,价格逐渐下降,利润率随之降低;而原来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由于投资减少,生产逐渐缩减,商品的供应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引起价格上涨;利润率随之上升。
这种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的转移和价格的涨落,使得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因此,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资本家追逐利润、进行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内在的趋势。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后,商品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十平均利润。)商业资本虽然不参加剩余价值的生产,但却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因此,它按照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参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这一规律不仅表明资本家之间在剩余价值瓜分上的矛盾和竞争,更重要的是它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不仅受直接雇佣他们的个别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它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深刻的经济根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