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分享保研联系导师的故事
或许,你和曾经的我一样,现在拿到了保研资格。恭喜你,这意味着你绕开了千万人挤独木桥的残酷竞争,走上了一条相对宽广的道路。然而,在这条看似平坦的大道上,如何走得更加顺畅愉悦,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环节,比如如何写好推免材料、如何成功面试等。此刻,我想与你分享的是我在保研时联系导师的故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疑惑每年都在上演
保研时要不要联系导师,是广大推免生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若是遇上本校直接推免保研,在自家门口,学生对将来要跟的导师情况比较了解,而且保研的学生一般都足够优秀,提前和心仪的导师联系,基本上都会有满意的结果。内保时主动联系导师的现象很普遍,本校老师一般对本校内保的学生也十分中意。总之,联系导师是水到渠成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若是外校保研,尤其是异地相隔较远,联系导师就会多几重顾忌:对外校导师不熟悉,无法获得导师的联系方式,如此等等。于是很多人干脆放弃折腾,虽然心中有一点不踏实,但仍旧选择无奈地服从分配。
事实上,你完全可以选择先跨出一步,主动联系导师,为自己的保研多赢得一分筹码。我的故事给你预演
当我拿到保研资格后,首先确定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心里一阵欢喜。可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长沙到北京,一南一北千里之遥,而且自己去的是实力高过母校一个档次的学校,如何才能更顺利地成功保研呢?
恰巧,保研期间,同班致力于保本校的同学拉我一起去见他读研想跟的导师。在和导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导师一般都乐于接受学生真挚的要求,而保送的学生也是各个老师乐于接受的优秀学生。于是我也萌生了提前联系导师的想法。为了保险起见,我还联系了从前保送过的师姐,打听到她们从前也有联系导师的先例。这下,我确信自己不会太过冒昧,开始思考着如何联系导师了。
确定联系导师了,可面对众多导师我该选择哪一位呢?研究生导师关系到以后三年的学业和研究方向,马虎不得。为此,我找到了本校熟悉的老师请教。他从为人师的立场给我提了些建议:要找到自己心仪的导师,就要充分了解对方,包括他的学术方向、研究课题,甚至为人作风等,是否与自己的期待相符,这样才能达到令双方都满意的效果。这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我找到了突破口,开始着手了解所报学院的各位导师。
首先,我确定了自己要报考的方向——唐宋文学。这样,古代文学其他阶段的导师基本上都不用考虑了。外校保研最大的瓶颈是对导师不了解。“学术是天下的公器”,每位老师的成果都摆在履历上,相关的专著和论文也都可以想办法查询。在信息公开和网络化的今天,距离不是问题,关键还是要看自己是否有心。我开始干劲十足地在网上搜寻相关导师的资料。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导师的主要信息点在所要报考学校的官方网站上一般都能找到,譬如职称和学术成果等硬性资料。但是,我认为还有些软性的资料,如该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以及他的为人处事风格、个性等,这些都是需要多加关注的。对于这些在学校官网上查不到的软性资料,我建议到从前保送过的师兄师姐处了解,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BBS、跨考研论坛等网络资源。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老师的著作了解其为人。既然主动选择,就要做到让自己心中多一分把握,少一分悬念,顾全各个方面才能不失周全。
收集资料是筛选导师的首要工作,会让自己心中有谱,对各位老师的状况有大致了解。但是,联系导师的时候,大概的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老师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向。此时,我开始抽出时间阅读自己心仪导师的论文和专著。千万不要以为阅读参考书目之外的书籍是浪费时间,实际上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举措。一方面,通过阅读导师的书籍,你会了解导师正在关注的方向,而这也是面试中很容易让自己获得认可的话题。另一方面,这也毫无疑问会打开自己的学术视野,增加专业素养,且这种专业素养是具有针对性的。另外,主动谈论你对相关导师研究方向的兴趣,也能使自己获得所选导师的认可和支持,产生亲缘感,更容易让保研获得成功。你也能在阅读中提前进入所选导师研究的领域,对今后的读研学习无疑也是一种帮助。
接下来的事情就相对简单,这时你只要着手联系导师了。我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快递把自己推免的各项材料(包括成绩单、三年的在校经历、论文和获奖情况)有选择地寄送了一部分,并用电子邮件诚恳地谈了自己对导师学术研究方向的关注和看法,表达自己的兴趣,并明确提出希望成为其弟子的愿望。我认为打电话太过于随意,电子邮件则可以反复斟酌,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充分说明自己对导师的了解。随后,老师及时地给我回了邮件。当我看到电子邮件中有自己联系的导师的回信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说。
选导师也要考虑体制问题
但事情往往不会像想象中那么一番风顺,当我打开电子邮件看完里面的内容时,那一刻的失落有难以掩饰。事实上,我的失落来自体制方面的原因。虽然联系导师时遇到此类情况的几率并不会很大,然而我一开始就忽视了对这方面资讯的关注,导致我选择的导师因为体制原因不能带我的后果。
导师在邮件里告诉我,他并非是北师大的在职教授,他是社科院的教授,在北师大只是当特聘教师,签了三年的合约,刚好在我入学那年到期,因此不能再带北师大的研究生了。老师在回我的邮件中表示了遗憾,还很热情地建议我如果要选择他作为导师,可以考社科院的研究生。我思量再三,那时已经是保研的中期阶段,若是换掉早已选好的目标学校,朝三暮四的后果就可能是捡了芝麻丢西瓜。于是我只有忍痛割爱,放弃了自己千挑万选的心仪导师,最终还是选择了北师大——这个我一开始就心仪的学校。
或许凡事也需讲求一点缘分,但是我没有让自己失落太久。稍微调整之后,我保持着一颗淡然的心,仍然有条不紊地继续着保研的程序。我事后总结,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自己仍然是有疏漏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的体制问题。现在很多高校之间资源共享,优秀的教授往往身兼数职,担任客座教授或者特聘教授,以及有些导师马上要出国或者退休离职等情形。选择导师时,一定要考虑这类体制因素,我的失误之处正是在于此,我希望亲爱的师弟师妹们能够避免重蹈我的覆辙,少走弯路,一举上演你的精彩保研之路。
此后我没有再选择别的导师,因为我执拗地认为在一个学校三心二意地随意换导师,并非明智之举。可是,我的努力也没有付诸东流。我联系的老师虽然没能成为我的研究生导师,但我仍然获得了一位保研道路上的良师,他耐心抽出时间,每封邮件必回,回答我在保研过程中遇到的学术和细节问题,坚定了我保研北师大的信念。并且,在保研面试之时,由于我对导师研究领域的了解和与之长时间的信件联系,我的面试多了一分轻松坦然自信,弥补了我在面试过程中的其他不足。在保研成功后,我来到北师大念书,这位老师还让我与其在北师大的博士生一起去社科院听课,获得了一些交流机会。另外,我在北师大分配到的导师也很令人满意,一流的学校和专业的外部环境是不会让人失望的。我的保研路上,导师这一环节也算是有一个HAPPYENDING。
我联系导师的故事到此算告一段落。一路走来,我觉得外校保研的推免生,最好还是提早联系导师。在联系之前,一定从学术到为人以及体制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地了解。网络是桥梁,导师的专著和相关论文是理解其学术思想的钥匙。假若你真正报以诚恳的学术态度和研究劲头去联系导师,我想没有哪个导师会拒绝你的热忱,但媚俗的举措最好避免。虽然联系导师这一环节不是成功保研的最关键之处,但是,获得外校老师的肯定,无疑会为你的成功保研增加一臂之力,因为这能让你在面试之前,就获得被肯定的信心与动力,这是保研过程中如甘霖般珍贵的精神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