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2-8-13 03:06:05

“金光大道”绝非坦途之展望篇——过来人的规划建议

“金光大道”绝非坦途。在新鲜概念的指引下,跨考教育老师帮助考研学子澄清了一些金融学光环下的本质。那么如何让自己研究生阶段过的充实而有意义,哪些准备是必须的,哪些工作是画蛇添足,这些问题都需要“过来人”为大家一一解答。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金融学专业自我规划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如何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
   
    方案一:至少做两份不同行业的实习
   
    提供者:招银基金渠道销售经理吴先生山东大学金融学研究生毕业3年
   
    任何金融行业都是以实业为基础的,不要把基金公司想的太玄秘,研究员其实也是根据经济形势分析不同产业的发展,在已有的股票池中选择个股。一个研究人员如果没有具体的产业敏感度,很难相信能很好的判断行业走势。比如做钢铁行业的研究,不懂基本的物理化学知识,也就无法理解产品性质;做汽车行业研究,没有机械的学科背景,不懂得汽车的制造原理,光凭历史数据也无法判断一个汽车公司销售业绩究竟怎么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基金、证券都喜欢招有复合背景人才的重要原因。而基金销售是正确领会研究建议,向银行等网点推介相关基金,因此最好能有银行或者销售方面的经验。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基金公司,面试时主要考察是否有销售热情和销售技巧,对基金、银行业的基本认识,最重要的是对行业经济形势的看法、对具体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公司的个人看法等。个人认为一份完整的实习还不够,最好可以跨行业、变换岗位再来份实习,这样可以加深对不同行业的比较。我的实习是在青岛啤酒和建设银行,正好可以做快速消费品行业和金融行业的比较,此外熟悉银行内部结构也为自己的应聘加分不少。
   
    方案二:有选择的考取相关证书
   
    提供者: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部赵小姐上海财经大学保险学研究生毕业2年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考证求职的必要条件,事实上用人单位在考察一个毕业生是否有能力时这一条不是必须的。但现实情况是向上财、中财这样的学校,有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等资格或者已经通过部分考试项目的学生比比皆是,如果没有加入考证大军就“被落伍”了。而复旦、交大等高校的金融专业考证比例少于专业财经院校,但实习经历也许更丰富,社会实践也可圈可点。我的意见是不应该盲目的花费全部精力在考证上,这只是向对方说明自己能力的一个方面,说明自己在职业发展方面已经做好了有关准备,是带着饱满的热情来寻求机会的,而不是随便海投简历或者碰运气。事实上我目前的工作不需要学生时代所热衷考取的任何一种证书。证券、基金对于CPA、CFA的持有者有偏好,在招聘启事中会着重写明,但对应届生来说这不是考察重点,也只是加分项。我在求职季到来之前,已经通过了注册会计师中会计、税法、经济法和财务管理这四门,虽然没有拿到相关证书,但已经增添了信心。中小券商和期货公司在招收经纪、研究、销售等方面人才的时候特别要求有证券从业资格,这一考试比较容易通过所以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大有作用,有时候甚至直接影响到简历是否能通过初筛。
   
    方案三:一定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了解某个具体行业
   
    提供者:汇丰银行人力资源部靳小姐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毕业5年
   
    银行业对于毕业生学历背景的要求专业性不是太强,只要是经管类的专业都在备选范畴之内,更为看重的是实习经历。是否有一段相关行业的实习很重要,比如在银行从事过信息处理、客户接待、基础操作等工作。有知名银行,或者知名金融企业、咨询公司的相关实习可以大大增强简历的通过率。面试时比较常规的问题比如问道如何解决一个临时的危机,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之类,这些一般应届生都回答的比较令人满意,但最棘手的是谈谈自己对银行业的认识以及自己的发展规划是什么。由于缺乏银行业深入了解,所陈述的大都流于空泛,甚至连一些银行的名称都搞混,这很让人质疑其找工作的动机和可信赖程度。如果连银行的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楚,更无法结合自身条件来谈所谓的职业规划了。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学生基本在第一面时候就会被PASS。接下来的面试基本围绕命题展开小组讨论,会根据不同情景出一些具体案例,如果有比较深刻的行业体会,了解企业内部的运转机制,这些问题其实并不难,结合以往经验谈谈感受是很容易的。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有个具体的行业目标,越早确定下来越早准备功课,如果有精力可以多尝试几个不同行业,这样才能在被问到的时候有所储备,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可能会问一些具体细致的问题来考察专业素质,这一点似乎对于金融学的同学有点点不公平,但问题肯定不会特别偏怪难。要留心日常的金融大事,多看看金融时报、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第一财经等财经类媒体的短评有好处。
   
    方案四:多接触不同类型的人
   
    提供者:西南证券成都营业部分析师文小姐江西财经大学证券投资专业研究生毕业3年
   
    金融业属于服务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研究员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下到工厂、企业做调研,人际沟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营业网点做分析师,更要学会倾听客户的意见,与客户做好互动。对于金融学硕士来说,实践经验的缺乏是拦路虎,经常发现客户比自己更加专业,这时候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比如学会倾听,耐心请教,及时把握话语主动权等等。平时多接触一些人,多向周围人请教,可以培养耐心,也能培养出自己待人接物的风格。性格决定成败,大学期间自己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喜欢结交不同类型的朋友,因此获得的帮助也很多,最初的两份兼职就来自学长的帮助,而西南证券的工作机会也来自暑期帮助学校做的一个调研项目。感觉在求职的道路上自己没有花费太多的经历也没有遭遇太大的困难,处处都有帮助自己的人。自己的专业是证券投资,本应该天天对着电脑看走势,或者看五花八门的股评。但我却没有一头扎进数据堆里,而是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经济的呼吸和脉搏,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再进行自我加工,形成的观点会更切合实际,更加客观,这种选择我认为是正确的。
   
    方案五:全面发展,杜绝“短板”
   
    提供者:厦门市银监局林先生厦门大学金融学研究生毕业1年
   
    经历了求职季的风风雨雨,虽然拿到了中国银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渣打银行等不错的offer,但最终选择国家公务员作为自己的归宿,回想之前的准备和努力,最大的心得是要全面发展,绝对不能出现“短板效应”。一份好的简历可能不在于有多么光鲜的大牛公司实习,或者有超级多的优秀称号和获奖头衔,最重要的是各个部分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呈现。比如虽然是小公司实习,但做的工作具体细致有价值;虽然不是名校,但连年获得奖学金;虽然没有国际交流经验,但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留学生沙龙……有些同学各个方面都很好,但唯独没有通过四六级,只能遗憾的与心仪单位说再见。有的同学工作能力很强,但总是栽在行政测试或者专业测试上,原因是没有花心思准备;有的同学学术水平不错,但联想能力不够,结合具体实例做分析的时候缺乏说服力。有太多同学因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等看似一般的问题难倒。金融行业考察人才注重综合素质,也许没有特别出挑的特点,但整体水平达标,谈吐得当,工作态度端正,也会收获不少的惊喜。在通过笔试之后,银监会的面试也只是询问一些基本情况,有的考官侧重问社会活动经历,有的则对毕业论文提问,如果某一项有致命弱点,肯定会影响最后结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光大道”绝非坦途之展望篇——过来人的规划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