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2-8-13 04:47:59

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之路咋走?

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俗称“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始于1991年,但在近20年时间内发展缓慢。直到2023年,在全国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大约10%。在社会上,专业硕士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从2023年开始加大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力度,计划到2023年实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各占一半的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
   
    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要真正增加数量、提升质量使其摆脱“拖斗”身份与学术型硕士“并驾齐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结构调整的重大历史关口,我们以省内先行先试的四川师范大学为例,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招生怎么办?
   
    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与企业、行业组织畅通联系,拓展生源渠道。
   
    四川师范大学是全国第二批、四川省第一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验。但仅在2023年至2023年间,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便从1个增加到8个,招生压力也随之而来。
   
    学术型硕士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高,但专业型硕士就不一样了。四川师大研究生学院副院长朱渌涛说:“长期以来,社会上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非主流、低层次的。在学术型硕士面前,专业型硕士总感觉抬不起头,怕被人瞧不起。”
   
    为顺利渡过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型的阵痛期,四川师大探索建立了一套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的招生选拔制度:实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制度,计划单列并且逐步增加专业学位免试推荐比例,在本科生中鼓励和引导优秀学生本硕连读攻读专业学位。
   
    在招生宣传工作上,四川师大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与相关企业、行业组织畅通联系,拓展生源渠道。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中心副主任曾令秋说,我们先后到遂宁、南充等地进行座谈、宣讲等市场推广活动,进行“面对面”的招生推介,与当地有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联合培养关系。
   
    “2023年国家开始调整研究生结构时,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占硕士生的比例也只有大约20%多。到2023年,已经达到约40%多,接近国家提出的目标水平。”朱渌涛说。
   
    课程如何改?
   
    采用“核心课程+方向选修课+专业实践课”的课程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培养的学生如果光会查资料写论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具备适应特定职业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像职业院校一样,四川师大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也积极地走出校门,实行开放办学,主动与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对接、合作,进行“定制培养”。
   
    朱渌涛介绍说,我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上坚持“分类培养”的思路,瞄准特定行业、职业对人才的需求。采用“核心课程+方向选修课+专业实践课”的课程体系,既体现学校“厚基础理论、重实践应用、博前沿知识”的人才培养特色,又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刚刚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时,四川师大便发现一些问题:部分学生严重缺乏中华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甚至把一些常用的成语解释得“牛头不对马嘴”。于是,学校在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特点开设了一些唱歌、表演、书法等“特色课程”,给学生“补课”,既要强基础知识,又要拓展其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能力,让毕业生成为合格的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汉语国际推广使者。
   
    教师哪里来?
   
    由校内导师、社会导师、助理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共同带学生。
   
    注重专业实践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最本质的方面。这意味着,已经具备导师资格的教师不一定能够带专业学位研究生。
   
    “2023年,全校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硕士生导师一共有70多人,经过学校严格挑选,最后认定为专业硕士生导师的只有16人。”研究生学院工作人员苏杰介绍说。“很多导师就是因为没有实践经历而落选。”
   
    针对导师队伍建设这一瓶颈性问题,四川师大一方面通过培训提升专业学位教师的实践教学及指导经验;另一方面从校外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机关干部等为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同时加强对导师队伍、合理师生比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及时向研究生培养单位反馈导师数据分析报告。
   
    按照国家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目前,四川师大的校外专业学位兼职导师有150余名 ,既有中学特级教师、校长,也有企业家、银行家等。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进行,目前遴选有MBA校内导师35位,社会导师19位。
   
    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心打算实行“三位一体”的三导师制。曾令秋说:“由校内导师、社会导师、助理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共同带学生,以主导师为责任人,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我院青年教师多,大多是博士,他们具有指导MBA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由他们担任助理导师,既可帮助主导师(校内、校外导师均可担任)处理培养事宜,也让自己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评价咋个搞?
   
    打破单一论文评价的考核方式,用企业、行业标准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专业硕士的评价上,四川师大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探索。他们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基础上,打破单一的论文评价的考核方式,参考企业、行业的用人标准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
   
    曾令秋说,我们工商管理硕士的考核方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调查研究报告、企业诊断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和创业方案等多种形式。强调体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一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将相关问题解决方案能否被实际部门所采纳和吸引作为重要评价标准。
   
    记者了解到,2023年6月申请毕业的72名工商管理硕士(MBA)中,超过80%的论文选题来源于学生自己的实际工作,研究的都是企事业单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川师大艺术硕士研究生除常规的论文考核方式外,还提倡声乐、器乐和作曲方向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举办个人毕业音乐会。只有毕业音乐会合格后,才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毕业音乐会及毕业论文答辩两项合格者才准予毕业。(首席记者:李益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之路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