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标题: 全面了解初试排名 充分准备考研专业课复试 [打印本页]

作者: [db:作者]    时间: 2022-8-15 12:57
标题: 全面了解初试排名 充分准备考研专业课复试
  首先提醒广大考生注意,一般被淘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专业素质方面有明显欠缺,典型的高分低能,初试时答卷背得很好,面试时连基本概念都没有;二是综合素质方面有明显欠缺,比如有的考生口齿不清,逻辑思维混乱,老师可能会觉得他不适合读所报专业的研究生。
  因此为了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考生一定要注意这段时间的复习,尤其是专业课方面,和言语沟通方面的能力。那么如何筹备复试专业课?下面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第一、全面了解初试排名,详细分析复试情况,做好万全准备
  1、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或者研招办查询到自己在所报院校专业里的排名情况、分数高低,可以知道排名在自己前后的同学各科分数,包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同学的本科院校和本科专业。这些信息对自己的信心很重要,掌握这个之后,就相当于掌握了竞争者的情况。
  2、分析一下所报考院校专业往年的招生人数和录取比例、录取情况,以及今年的录取名额,学校招生人数,结合前面自己的排名情况与各科分数情况,再安排一个合理的期待值,也即判断一下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同时,这里特别提醒:目前知道了自己分数或排行的同学,不要因拿到了较高的分数或者排名靠前而志得意满,当然也不要因为曾有高分学员被刷的报道而忐忑;同时也不必因分数不高而坐以待毙,每年都有分数不高反而高中金榜的例子。现在最重要的是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形势。
  第二、尽快掌握复试内容、面试老师及所报考院校专业的研究方向、发展方向信息
  1、研读复试纲要:复试前,学生可以根据所报学校公布的复试纲要和复试方式,结合自己报考专业的考试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复习。复试的参考书目一般学校都会公布,不过你最好尽早从师兄师姐那里早些了解,因为学校公布的时间通常都比较晚。跨专业考生和外校考生最好向参加过该学校复试的师兄姐们咨询复试过程,以便充分准备。
  2、要参加复试的同学,首要的是专业课的复习准备,其次最好是了解一下面试老师的材料,以及所报考院校专业的研究方向、发展方向,当然也有近几年内所出的成果,有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该专业和老师的偏好,还可以增加自己复试时的自信。
  3、面试导师考查考生的角度主要有:专业知识、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发表论文等,因此考生的准备也应按照这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
  (1)专业知识
  老师可能会问一些行业内的热点新闻,要求你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谈谈对这些热点事件的理解。考生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也不能空谈理论,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或将实践总结提升为理论。
  (2)研究方向
  很多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方向分得非常明确,考查的内容也大相径庭,考生最好的参考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面试的时候导师的兴趣点很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因此,考生平时要多看相关专业领域的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
  (3)毕业论文
  很多老师都会问及考生本科的毕业论文。对于跨专业考生,本科毕业论文方向的选择会反映考生在论文上的敏感和专业上的偏好,也是导师关注的重点。所以在面试前一定要好好把握毕业论文的内容,建议在本科论文和研究生专业有结合点的地方好好准备一下。
  (4)发表论文及著作
  有的导师在面试过程中会问考生是否有论文发表,因此有论文和著作的,最好提前复印一下当面给老师留下,没有的话,可以围绕自己对科研的设想具体讲述一下。
  (5)阅读的著作
  要准备这样一道题:请你介绍一本自己阅读过的专业书籍,这几乎是文科专业面试时的必考题。这是导师了解考生的一个窗口。
  第三、沟通技巧
  1、为导师第一印象而准备细节
  在复试面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细节,比如礼仪、着装等方面。因为导师对考生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最终得分以及录取情况。在面试当天,男生应尽量穿西服,做好仪表卫生,女生可以适当化些淡妆。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有自信,眼神不要游离,同时要礼貌、谦和。面试结束离开考场时,要鞠躬向老师道别,并再次表达进入学校读书的强烈愿望,可以提高印象分。
  2、掌握面试时的沟通技巧
  反应要迅速,不要紧张。熟悉的地方可以多说一点,不懂的地方尽量避开,不要不懂装懂。如果一开始就察觉到自己的把握不是很大,就不要顺着老师的思路走,把老师引到你熟悉的领域去。还要注意真实。可以多说自己比较优秀的一面,但是不要虚夸,回答要有理有据,用辩证的方法全面看待问题,不要随意贬低某个学派或者观点。
  希望今年的复试,通过积极备考,面试时不卑不亢,诚实灵活,学生们都可以取得令自己理想的成绩,祝大家都能如愿所尝!




欢迎光临 考研 (https://www.kaoyan.co/)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