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标题:
考研“上岸”失败要不要二战?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二战利弊参半_复习_备考_目标
[打印本页]
作者:
[db:作者]
时间:
2023-1-14 19:56
标题:
考研“上岸”失败要不要二战?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二战利弊参半_复习_备考_目标
原标题:考研“上岸”失败要不要二战?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二战利弊参半
还有很多“一战”失败的同学也在纠结,到底要不要选择“二战”。
考研“首战”失败该不该“二战”,主要看这几点
至于一战失败该不该二战,其实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于有些人来讲可能二战收益更大,甚至有的人必须该二战,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讲,可能就需要仔细掂量斟酌了。
首先想一下自己有没有必须二战的理由。比如是工作需要,还是为了更高的追求,或者想圆一个名校梦。这几种情况确实是值得二战。但如果只是想拖延就业,就不太建议了。
其次,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你本来有一战成功的实力,但因为一些意外首战失败了,那么“二战”必然的。
第三,你还得想明白一件事。即便决定选择“二战”,即便你确实能“二战”成功,你还得考虑清楚能不能抗住备考的压力。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
经历过一战自然清楚备考的难度,同时因为是二战,压力肯定也会比一战更大。这些问题如果想不清楚,那到底要不要二战还真得仔细斟酌。
最后,不管怎么说都得做好最坏的打算。就算你有把握成功,但依然可能存在意外,一旦二战的结果和一战一样,你又失败了,那你该怎么办?
彻底下定决心二战前,一定做好应急预案,这不是给自己留后路,而是一种应对方式。只有做好了规划,你才能安心的奋斗,努力的向前,没有后顾之忧反而能把精力发挥到极致。
考研“二战生”都有哪些优势?
首先,经验丰富。二战生虽然压力更大,但是显然,他们的经验更充足,更丰富。比起还在摸索复习备考的应届生来说,二战生能更快的进入复习状态,复习效率也能更高一筹。
尤其是一些复习中不太常见的大坑,过来人都能轻松躲过,节省时间不说,还能强化复习效果。针对上次失败的地方,他们做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弥补失误,大幅提升二战成功率。
其次,目标明确。应届生备考期间可能会动摇,或者纠结考什么专业。目标迟迟不定,其实对备战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而“二战生”则不同,二战生虽然压力比较大,但是基本都不敢丝毫松懈,他们的目标会更明显,内心会更坚定。即便是转变目标,在选择上也会从容理性,不会过于纠结。
第三,从准备时间上来看,二战生时间更加充沛。他们不需要像应届生一样,在备考的同时还得考虑毕业论文、期末考试或者实习。二战生可以全力以赴的备战。
个人觉得如果你不是天赋异禀,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规划能力,建议大家还是根据自身的基础以及经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班。基础一般/基础较好的,可以直接报个直播网课班;基础差的同学,不仅需要视频直播讲解,也需要能帮你规划、答疑、定期检测反馈的班
(我报的就是高途考研的这种带答疑督学的班,不是广哈哈,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二战生比应届生最大的优点在于,他们懂得复盘,懂得总结自己的优势劣势。这是大多数应届生做不到的。
他们没经历过真正的考研,对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清楚。不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更难从中总结、复盘。相比之下,二战生显然更有复习优势。
决定“二战”之后,你会面临哪些问题?
虽然二战的优势明显,问题也明显,但等到真正备考二战了,你才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是需要你面对的。
首先肯定是备考的阶段的复习问题。虽然你有经验,但是压力大这件事是肯定躲不开的,而且可能比你想的要大。
这里的压力不仅仅来自复习,还来自身边的亲朋好友的关注或者说“质疑”。尤其是一些流言蜚语,能造成的影响科不是一般的大。
其次你也得知道。二战的“容错率”是很低的。尤其在复试面试阶段,二战生的容错率是非常低的,相比之下,导师能接受应届生的底线,要比二战生低出不少。
最后,导师不会歧视二战生,但会要求更高。这是人之常情,当导师知道你是二战生之后,复试时会不由自主对你提出更高的要求。毕竟你多复习了一年。
备考“二战”过程中,还有哪些事情要注意?
当你真的下定决心要“二战”,也在众人的期待中开始按部就班的复习。有些事我们自己还是要想清楚要做好的。不管外界怎么说,毕竟二战的是我们自己。
首先是态度一定要端正。不管二战生怎么有优势,你自己的半斤八两你自己心里清楚,所以究竟能复习到什么程度,你自己也能心里有数。
复习态度一定得端正,一定要有空杯的心态,当成自己是应届生的状态去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复习,这样才算真正没浪费你的失败经验。
其次,找好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以及复习计划,并且踏踏实实的按部就班的去复习。不管你二战成功率再怎么高,不踏踏实实复习还是不行。这一点想不通,你“二战”肯定不会成功。
最后,找准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水平怎样、实力怎样,那对自己的目标自然心里有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定下一个符合自己能力的目标比啥都重要。妄自菲薄不行盲目自信更不行。
最后别忘了到沪学网免费下载课程!
欢迎光临 考研 (https://www.kaoyan.co/)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