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标题: 构建研究生思政教育互动新格局 [打印本页]

作者: [db:作者]    时间: 2022-8-11 13:26
标题: 构建研究生思政教育互动新格局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叶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福建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资源,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推出“微言大义”专栏,为研究生搭建交流时政热点、发出青年声音的网络平台,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部门、教师、学生互动,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主体”互动的良好格局。
坚持党委领导,发挥“导向性主体”的引领作用
所谓“导向性主体”,即“不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活动,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战略谋划、方针制定、宏观控制、组织协调的各级党组织、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课公共教研部,商定“微言大义”栏目宗旨、主题、思路,确定思政课教师课堂内组稿、研工部课外约稿、研究生自由投稿相结合的组稿方式,提出宣传部、学生工作部门、校思想政治课公共教研部等相关教师联合审稿的选稿方案,通过平台搭建、队伍建设、氛围营造和支持保障等发挥党委相关部门的“导向性主体”职能,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强化教师引导,发挥“主动性主体”的关键作用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作为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主体”,在“微言大义”栏目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一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讲解,传授正确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为学生撰写评论文章提供辩证、全面的逻辑思维;二是创新课堂教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与“微言大义”栏目建设相结合,通过课堂宣传、作业要求等,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引导青年发“时代之先声”、奏“时代之强音”,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使理论学习转化成思想认识,并内化为价值认同;三是负责审稿和指导,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渊博的学识赢得学生,实现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线上课堂的拓展和延伸。
回归学生本位,激发“受动性主体”的能动作用
“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研究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受动性主体”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受教育主体。“微言大义”栏目具有“主题大、角度小、语言活、挖掘深、篇幅短”的特点,选题切入点多样、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有效提高了广大研究生关注时政热点的积极性,激发了师大研究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感;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举,引导师大研究生勇于发声、善于发声、乐于发声,增强研究生学习、领会、践行新思想的行动自觉,实现“学生教育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的良好教育实效。同时,研究生作为“受动性主体”通过认知表达、信息反馈、价值传递等反作用于“导向性主体”和“主动性主体”,影响二者的角色建构、目标预设、内容优化和路径选择。
基于此,“微言大义”栏目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协同配合、教师发挥关键作用、学生主动融入的思政育人格局,实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成为线上线下互动、思想性亲和力兼具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力抓手,完成了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线上课堂的拓展和延伸。




欢迎光临 考研 (https://www.kaoyan.co/)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