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积极探索“工作性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复制链接]
[db:作者] 发表于 2022-8-16 1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紧密联系地矿行业实际,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以地质学专业(地质调查方向)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产调查与开发方向)(以下简称“地调”、“矿调”)两个专业为载体,围绕“工学结合”、“工作性实践”两个教学环节,为地矿行业培养了一批“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一是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通过组织座谈会、走访地勘单位、举办“地学人才培养高峰论坛”等方式研讨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制定了《“地调”、“矿调”专业人才培养管理办法》,着重培养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工学结合”、“工作性实践”环节,通过合作单位实际工作过程导向,设定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情境和学习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二是制定阶段性培养方案。学校制定“2.5+1+0.5”人才培养计划,与相关单位(地调院、地勘局、矿山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突出“工作性实践”环节。低年级在校内进行为期2年半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理论知识学习;高年级进入合作培养单位开展为期1年实践训练工作,半年与实践工作相关专业选修课学习和毕业设计等。此外,实行“双导师”制度,合作培养单位工程师任第一导师,开展工作能力实践教学指导;学院教师担任第二导师,开展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论文撰写方法等理论指导。
  三是开展“工作性实践”教学。学校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开办“矿调班”、“地调班”等深入开展“工作性实践”教学。每年组织百余名本科生深入到安徽、江西、贵州、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省区一线地勘生产单位开展为期6个月的“工作性实践”,还与安徽、江西、福建、贵州、河南、内蒙古自治区等省级地勘单位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和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为学生开展“工作性实践”搭建良好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