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融入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党的领导,夯实根本保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持续深入推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各部门多方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组,形成育人共同体。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治担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全面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引进、师德师风以及党员发展的重要标准,推动形成工作有部署、实施有方案、落实有步骤、保障有措施、效果有检查的长效机制。
加强理论武装,巩固思想根基。学校党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与师生每周政治理论学习、民族团结融情教育、主题党团课、主题班会等紧密结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立足多学科视域,以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为重要任务,坚持高端智库定位,汇聚校内外专家学者,加强团队建设,重点建设“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疆历史文化等开展专项研究,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2项,出版专著9部,发表高质量学术文章140余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通过专家宣讲团、小板凳微宣讲等形式,深入全疆各地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教育帮扶等1500余场次,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积极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教育引导,突出育人实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及系列配套方案,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史等20余门课程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和内容,将“简明新疆地方史”慕课打造成为新疆地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思政理论课,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利用新疆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力量”美育课堂,开设中华文化教育、艺术作品欣赏系列课程。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完善教学培训和实践锻炼体系,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专业性。
加强文化浸润,共筑精神家园。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建设红色革命历史文化长廊,创作编排话剧《以青春之我》《共产党人在新疆》等,组织“红色基因我传承”读书会,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园会”“清明诗会”“与马克思主义相约在红湖”等校园文化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族学生的心灵,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团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全校2000余名干部教师通过“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联系700多个班级,与学生结对交友,促进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