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 河流为什么会弯曲?全球定位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在夜间开放的神奇花草,你知道多少……有趣的科普课堂正在北京市怀柔区各中小学上演,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的研究生科普团队在台上热情开讲,台下的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听讲,徜徉在科学的海洋。
日前,教育部、中国科协发布充分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发挥科协系统资源优势,有效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作为中国科学院直属高校,国科大在科普工作方面具有坚实良好的基础、强大的师资学科优势。2023年建校40周年之际,国科大发起“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2023年底,国科大17位教授、博导被聘为怀柔区中小学的科技副校长;2023年10月,为响应市科协号召,国科大科协正式成立,并由秘书处牵头,组建起了国科大科普专家队伍;2023 年,国科大将“春分工程”列入学校的“十四五”规划文化建设专项规划。
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国科大建立起了以“春分工程”为品牌旗帜,多方参与的互惠共赢的科普实践体系。
为青少年埋下科学的种子
“春分工程”取义万物复苏的“春分”时节,寓意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像一粒种子,在科学光芒的照耀和引领下,迸发出希望、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以理性的视角认识世界、热爱科学、向往科学。继院士专家进校园,国科大研究生科普团队与中小学生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
“老师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他从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方式开始讲解,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造纸实验,让我们生动体会到了变废为宝的快乐。”来自怀柔六小五年级三班的于恩浩,对垃圾分类课堂印象深刻。他反映,同学们从这堂课中受益匪浅,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勤俭节约。
孩子们对科学的热忱,令来自人工智能学院的谭方宁颇为震撼。为了将“脑机接口”这一抽象的概念讲得更通俗易懂,他以动画《超能陆战队》为切入口,“我讲完后,孩子们就全部围上来,争先恐后地提问题,我发现他们懂的东西特别多,有学生回答说,‘脑机接口就是大脑发出一种能量去控制一个物体’。”
来自航天宇航学院的王晨,擅用比拟给小学生们讲解“万有引力”,“我们之所以逃不出地球,是因为地球和我们都有一个重量,这两个重量之间相互吸引。想像你躺在沙发上,想用不远处的遥控器换一下频道,如果你变得跟地球一样胖的话,就可以把遥控器吸过来,变成一个万磁王。”
化学科学学院梁新虎、罗群毅、叶文彦、王越4名研究生的科普课堂则与众不同,他们没有选择单打独斗,而是组建起四人科普小组,以团队协作的形式给孩子们带去一个个趣味十足的化学小实验。
研究生们青春靓丽的形象、接地气的时代语言,深得中小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带来的科普课堂得到怀柔中小学的一致好评。
怀柔六小副校长李劲松说:“我们一定要在孩子们心中根植远大的理想,让他们从小有目标,将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人才。”未来,他还希望在国科大科普实践体系的支撑下,发展科学实验秀、科学脱口秀、走进实验室、校园科技节等多样科普形式。
据了解,国科大目前已有14个学院组建起研究生科普实践团队。以资环学院为例,自2023年开始实施研究生科普实践工作,已形成了“火花杯”科普征文、科学魔方科普设计大赛、科普视频制作比赛、“春分工程”等一系列科普品牌活动,共有159名研究生参与其中。
发挥研究生科普力量
2023年12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在我院研究生教育中实施科普学分制的通知》。研究生是知识创新的活跃力量,也是现实的丰富的科普力量,国科大拥有全国最大体量的研究生,组织研究生从事科普实践,是落实科普学分制的一次生动实践。
国科大科协副秘书长、计算机-网络安全学院党支部书记刘卫强多年来长期负责针对怀柔中小学校的科普工作,同时也参与了怀柔中小学科技副校长的联系工作,他将科普活动实施过程中学习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总结反馈给校科协。2023年3月,国科大科协秘书处正式开始实施研究生科普实践专项活动,终于形成了以科技副校长为纽带,各学院研究生科普队伍为强力支撑的研究生科普实践体系。
恰逢全国小学教育改革,推广科普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学生们放学后剩余的一小时时间,怀柔六小、五一小学怀柔分校两所小学积极响应,并首先试点。
国科大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陈德元,被聘为怀柔六小科技副校长。他表示:“我们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孩子们面前,终身学习有这么多山头,这么多学科,这么多方向,他们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自己也许并不清楚,因此需要我们的引领。”
国科大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认为,研究生科普实践具有两层现实意义,一是彰显科学家和国科大服务社会的职责,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做贡献;二是研究生们在科普实践活动中得以锻炼,全面发展,有利于日后成长为懂得如何正确和公众交流的科学家。
“研究生们向公众科普本专业最有趣最实用的知识时,能够深深体会到本专业的重要性,这特别有利于理工科专业学生树立学科自信,更坚定成为一个科学家的目标。”吴宝俊说。
“科普讲求的是普惠”
科普不是小众,科普必须大众。国科大十分重视自身科学传播组织平台和传播渠道建设,相继拓展组建了包括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以及抖音等在内的科普传播矩阵后,国科大科协秘书处与党委宣传部融媒体编辑部还共同成立融媒体科普实验室,利用学校抖音等平台发布师生创作的科普作品。
自身的科普平台建设风生水起,国科大不满足于此,还尝试跨界合作,拓展科普传播渠道。在与电视台合作的科普节目中,国科大师生是严谨的把关人。《解码科技史》系列节目中,国科大科协帮助对接科学家作节目科学顾问,并为节目组配备1-2名学生参与台本制作,有效把关节目科学性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正大综艺?动物来啦》节目中,国科大科协对接生科院的研究生科普团队为节目出题,还为节目对接具备高科学素质的选手和观众。
除了针对青少年开展专项科普,国科大科协还与怀柔科协合作开展社区科普,针对中老年群体,着重挑选与健康领域和辟谣相关的选题。
吴宝俊认为,在大学从事科普活动不是单纯的行政工作,需要专业的背景,同时随着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普工作量的增加,应该鼓励和分化出一支专职从事科普工作的队伍——科普工程师,应当具备创作开发科普产品,策划组织科普活动,建设运营科普媒体平台三大职能。他表示,这与北京市科协提出的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的理念相呼应,值得在整个高校行业内推广。
据了解,北京市科协首创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并于2023年在全国率先推出。该职称体系通过建立以分类评价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以代表作为评审内容的科学传播职称评价体系,畅通了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通道,堪称新时代“提升创新软实力的硬措施”。(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