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南京大学:以党史学习传承思想伟力

[复制链接]
[db:作者] 发表于 2022-8-16 14: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78年5月11日,本报在一版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刊登了以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时隔43年,5月11日,胡福明做客南京大学党史学习教育“每日微党课”,讲述了文章写作背后的故事:“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前辈都不断地用实践检验理论,凡是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他们就会坚持,并且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
为了让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党史学习中,南京大学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其中,“每日微党课”会聚了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基层工作者等不同群体担任主讲人,挖掘红色资源,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党史故事,注入信仰力量。
感悟穿越时空的真理之力
“针对当时‘两个凡是’的观点,如果不打破僵化思想枷锁,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实现发展的期盼就不可能实现。”胡福明的思绪回到了43年前,当时,他暗下决心,无论面临多大的压力和挑战,也要说出“真理的标准”。在构思这篇文章时,妻子正生病住院。他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陪妻子,深夜就在医院的过道里思考文章。借着走廊的灯光,他蹲在地上,趴在凳子上写作。妻子出院时,文章提纲也形成了。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乐强带领同学们走进校史馆,讲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最初排版稿、修改过程和最终刊发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一条引导我们走向胜利、纠正错误的思想路线。”孙乐强说,“对理论界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犹如一声惊雷,把人们从长期思想禁锢的氛围中唤醒了。这不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品质的淬炼、精神的凝聚。”
在孙乐强看来,这篇文章体现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朴茂求实、唯真是求精神的传承,激励着新一代南大人不断乘风破浪,勇攀学术高峰。
传承校训求真精神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到南京大学考察,勉励广大学生说,你们要记住南大校训中说的“诚朴雄伟”,要潜心向学,踏踏实实从近处小处做起,将来实现远大志向,利社会、利国家。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自然地理博士生党支部书记陆福志现场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为了加强对校训精神的理解,他和支部成员共同探索校史中的红色资源,学习了南京大学校友竺可桢科研报国的感人故事。
“竺可桢先生在1962年以7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勤勉治学。1970年后,80多岁高龄、身体状况不佳的他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这本书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在主题党日活动上,陆福志带领党员们回顾竺可桢先生为党为人民踏实钻研的一生。
竺可桢的名言“真理所在,虽蹈危履险以赴之,亦所不释”是陆福志潜心科研的座右铭。近年来,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和国际期刊上发表3篇高水平论文。他希望通过所学知识预防、减少灾害发生。“我将牢记地理学‘钻研大地、造福人类’的使命,矢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将求真之力融入科研育人
科学精神与思政教育如何结合、党史学习如何深入专业人才培养进程中?南京大学创新党史学习模式,各院系结合专业特色,聚焦学科发展,进一步将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力量融入日常。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走进长兴金钉子国家地质公园,中科院院士沈树忠在现场作详细讲解:“‘金钉子’就是以某种生物化石在地球上的首次出现来区分过去的不同地质年代,中国定下来了11颗‘金钉子’,是目前确定下来‘金钉子’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不仅是一代代地层古生物学家们努力的成果,更是国家层面的荣誉。”沈树忠希望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传承“金钉子”精神。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邀请“宇宙简史”课程团队成员作经验交流。“我们在课程设计中注重以科学家的人性光辉打动学生,特别是天文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态度和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希望引导培育学生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精神,成长为能够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主持人、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李向东说。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表示,学史明理、悟创新理论伟力必须聚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问题,自觉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体悟人民的力量、汲取奋斗的力量。一代代南大共产党人忘我奉献、诚朴求真,站在新的百年起点,新时代南大人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传承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高雅 齐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