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考研人数超过高考本科录取人数,这不纯纯的人才浪费吗?

[复制链接]
dayday 发表于 2022-12-14 15: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众所周知,考研人数一直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就说最近的23考研,人数估计也要在500万左右,要知道2011年考研人数只有151万人,相比之下已经足足增长了3倍还要多。

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同学们对于考研依旧是前仆后继、蜂拥而至,这其中的缘由除了主动,恐怕还有不少同学是被动地踏上考研道路的。更不可思议的是现如今考研人数已经超过了当届本科录取人数,这应该称之为“繁荣”还是称之为“残酷”?

考研人数其实已经超过本科录取人数

我们以前都喜欢站在考生的个人角度或者说站在整个升学流程的角度角度来分析考研,在这个角度下虽然清楚地知道考研非常难,但是对于想要考研的和已经在考研的同学还是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但是当我们站在整个研究生考试大局上来看的时候,想法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了。要知道当下考研的报考人数是超过当年的本科录取人数的,那么这个时候大家是不是要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人?这多的部分人是哪里来的?

23考研人数虽然没有公布,有说报考人数会达520万的,也有保守的说报考人数是478万的,这里不对具体人数多做讨论,大家要知道的是不管是520万还是478万,都是超过2019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的。

正常情况下2023考研的这部分同学就是参加2019年高考的人,而2019年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近915万,其中本科招生人数人数约为431万,是是低于520万和478万的,甚至都低于去年考研人数的457万。

多的人都是哪里来的?

想知道多的部分考生都是从哪里来的,就要先搞清考研报考人数的构成。总得来讲,考研人的构成一般是分为4大部分,分别是本科应届生、考研复考生、专科生以及在职考研生。

而在这4大部分中,本科考研生占据主要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每年的考研队伍中,大部分考生都是本科应届生和本科往届复考生。那么当考研报考人数超过相对应的本科录取人数时,就说明存在两个现象:第一是应届本科生考研比例高;第二是考研二战、三战人数多,也这一点也正是考研报考人数超过相对应的本科录取人数的主要原因。

根据能够查到的数据来看,历年考研的二战的比例差不多是70%、本科应届生选择考研的人数已经超过50%。那这个数据来算,那么23考研队伍中就有200多万的二战、三战考生和200多万的本科应届考生。

然后23考研队伍中的这200多万应届考生明显依旧有很大比例的同学再去参加24考研,这种新老累积会一直持续和交替下去。如此庞大的人群,而且是相对高素质的人群,在一年、两年中不创造社会价值,这是不是内耗、浪费?

这种内卷、内耗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不同于其他考试,考研是一个耗时久、上岸率低的考试升学考试。有人会说高考准备12年,但是高考的录取率很高,超过90%,只要坚持了这12年,绝大部分同学最终都是能考上大学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12年的时间基本都处于每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阶段。

考研的备考时间需要一年,由于这些年上岸的难度越来越大,相对应的同学们的备考周期也延长了,加上后面的复试面试,准备一年半的同学都大有人在。而这一年,是能够创造较大社会价值的一年,学历很能力远超当年准备高考的那12年。

这一年的时间,对于考生自己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如果最后没有上岸那么一年的大好时光就白白浪费了;这一年的时间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宝贵的,如果投入社会建设,数百万的本科生能够创造非常大的社会价值。

所以,让考研这么内卷、这么内耗,无论是从个人层面上来讲还是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好像都不怎么划算。更何况,考研毕竟还是属于升学教育领域。

总结

考研的卷和内耗,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绝大部分同学成为陪跑者、成为“炮灰”,这妥妥的是人才的浪费啊!

这种局面和趋势真的是有待改变,从社会经济发展上、从考生观念建立上、从研究生招生规则上、从人才培养结构上等等,无论从哪个方面,肯定是要有所动作,而且是要持续的有所动作,别让考研成为人力资源的“屠宰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在下方点赞。分析和转发!

举报/反馈


最后别忘了到沪学网下载免费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