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我本科在河南某大学就读,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我所报考的学校专业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此专业近两年较为热门,报考人数较多,收人数量也相对客观,与南大历史学院相比性价比较高。
由于南大专业课考察十分偏历史,两门专业课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所以我选择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问题研究专业其实算是跨考。此次考研初试成绩因笔试不够理想与第一相差0.17分。其中政治英语不太理想,在复习过程中踩雷诸多,我对最后结果一般的原因也有所思考,所以可以分享一下政治英语复习中的避雷指南。于专业课而言,由于考试时期遇见的特殊情况,这个成绩是我意料之外,也算满意,但是整体复习过程现在看来并不十分扎实完美,回顾过去每个阶段的复习,也有不少感悟,在此分享。
对于政治的复习,其实我始终不够上心。我生性倦怠,在此次政治被肖大大几乎押中所有论述大题的情况下,选择题错的一塌糊涂,单选两个,多选6-7个,对完答案的那一刻我就已经知道政治极其不理想,在本科与政治极其相关的情况下,仅仅考了六十来分。其实备考整个过程也不能说完全不用心,该做的题,看的课,也有在做,考试过程中做选择题时的状态其实不错,之前模拟也从未做到这样不理想的程度。最后成绩出来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总结。首先,我政治开始的时间其实很早,在徐涛刚开始更强化课的时候就开始跟看,在暑假前马原部分看课已经全部结束,但是在已经拿到一千题的情况下,本应该跟课做题,然而整个暑假我几乎都没怎么动笔做题,看课也是囫囵吞枣,暑假结束时已经把徐涛的课程已经看完。我很喜欢徐涛老师,但是我看完一遍强化课并无太大印象,对于做一千题也并无太大帮助,后期我跟了腿姐,感觉非常适合自己,十分后悔没有全程跟腿姐。我身边也有全程跟徐涛老师最后分数极高的人,所以大家在选择政治课老师时也可以进行一些比较权衡,看看自己究竟更适合徐涛还是腿姐,我的建议是选定一个老师就一直跟,书籍方面直接入肖大大就可。暑假结束返校之后,九月一个月我每天大概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做一千题,九月底将一千题做完了一遍,买了腿姐的背诵手册配合腿姐的课来看,但是进度和效率都十分低下。十月份我更是一个月没有做题,只是两三天看一节腿姐的课。十一月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自己长期忽视了政治,再加上很多模拟题已经上市,我就开始分更多时间给政治,同时二刷一千题,但是二刷其实连一半都没来得及刷完,后来上市的模拟题过多过杂,我把大部分都刷了一遍,但是刷完的总结并不十分够,腿姐新课也有在一直跟着看。但是由于重要的十月被轻易浪费,后期有一些找补不回来。我现在对于政治复习的建议是,暑假结束前把强化课看完一遍,一千题至少刷完一遍,暑假结束后每天分1-2个小时给政治,千万不要一整月都不看一点政治,不做一点题,这也是我的血泪教训。
英语部分,其实这个分数是让我有一些遗憾的,因为我确实在英语上投入的心力比较多,考完英语对完答案也一直按照起码70+来估分,最后68的分数有些让人始料不及。我英语开始的很早,从寒假开始每天背单词,最开始用单词软件➕红宝书,后来一直用单词软件背。2-6月大概每天花1-2个小时,暑假之前将单词背完了一遍。暑假期间,每天会花费2-3个时间背大量单词,这样虽然过程痛苦但是确实也有成效,在做阅读真题的时候能感受到自己明显的进步。暑假结束前我把英语97-18的阅读部分真题做完了一遍,返校后开始看其它题型,同时着手做第二遍阅读,在做第二遍阅读时,我采取了做一年真题,看一年唐迟的课,这个方法十分适合我,我以为做第二遍会已经记住答案,其实也并没有,该错的题还是会做错。不太建议大家在还没有做完一遍真题的时候就开始跟课,我也尝试这样做过,收效甚微。第一遍做阅读,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总结分析好文章的每个句子,识记好每一个不熟悉的单词,我当时买的是张剑黄皮书,也有不少人选择了考研真相,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到考前我的阅读做了两遍半,留了三套题最后模拟,大家也可以留下近两年到三年真题到最后,模拟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完型部分我看了宋逸轩的课,提高一般,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不够用心,新题型部分也是看了宋逸轩,感觉有一些作用,我新题型一直做的还算顺手,最后也是全对。值得朋友们警惕的一点是,千万不要只看阅读,阅读的确应该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但是其它题型也最起码做完一遍,我最后时间不够加上计划不周,除阅读外其它题型甚至没做完一半,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作文部分,我是从十月开始跟石雷鹏的课,他讲课很有特点和逻辑,最后自己也总结出了大作文和小作文的模版。关于字体,大家一定一定要好好练英语书写字体,一有空就可以练,坚持一段时间,成效很明显。
接下来就是最为重要的专业课部分,我的分数不算低,但是也并不十分满意,因为考场上的不可抗特殊情况,我遇见的曾经模拟到的题目,最后组织的答案和语言反而比不上模拟时,这也是一个遗憾。在我看来,专业课复习的核心就是翻烂两本参考书,多次、重复,并且记住每个章节的每个小标题,这些看起来是笨功夫的部分反而是最为必要的。专业课题型分为名词解释和论述,十个名词解释一道10分,两道论述一道25分。每个名词解释的回答标准都必须按照简答来要求,只要名词解释背的足够扎实,专业课书翻的足够多,论述的记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仅仅只需要记住框架足够。名词解释的整理我采用了课本长孙博知网的形式,后期在与学长的交流中又尽可能增加了所了解的最新学术动态和辩证意义部分。大家想考南大近现代史问题研究的可以去看一下学长的经验贴中所提及的名词整理方法,十分翔实具体,我在此不过多赘述。论述部分的学习,我也主要以学长所给的论述题目为主,加上后期自己对课本的梳理整理和添加。学长在我整个考研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因为学长太无私和负责,我在专业课上会觉得放松和懈怠,其实专业课背诵我并不十分扎实,论述大概只背了一遍半不到两遍,名词背了三遍半左右,并未达到我原本的计划和预期,近代史课本仅仅翻了三遍,现代史只有两遍半,我在考前几天还一直在翻课本整理论述题,所以其实最后成绩的不够理想也与基础不牢固有很大关系。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准备考研伊始,学长就反复告知我要广泛阅读专著和原著,最起码要看完《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和《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惭愧的是,我至今未能完全看完这些最基本的书籍,看过的印象也不够深刻,致使复试笔试中失利颇多。至今,我意识到对专著和原著的阅读不仅仅是拓宽视野的作用,更是与考试内容直接相关,仅仅依靠两本专业课参考书,考110或许可以,但是想要120分以上的成绩希望渺茫,如果想取得更佳成绩,最基础的专业知识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近代通史十卷本由近现代史领域大家们分别撰写,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现在的时间还十分足够,一天看五十页也能很快看完。南京大学的近现代史问题研究与其他学校不同,不考马原毛概或纲要,它更加偏向于历院的考察,但是内容也是十分基础的理论知识。只要踏实用心,专业课拿高分并非难事。我在考研准备过程中所阅读的专著和原著部分主要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等,有不少专著看了一部分,因为准备考试没有时间去继续读完,已列入我接下来的阅读任务。原著部分主要就是毛选的一些重点文章和邓论的小部分文章。此外在课程方面,我在B站看了雷颐老师和川大周鼎老师的现代史,还看了一些近现代史大家的讲座。九月返校后,我开始每周旁听历史学院老师的近现代史课程,但是由于现代史部分换了老师,我仅仅听了半个学期,将近代史部分旁听结束。这些课程在潜移默化之中也对我产生了影响,如果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去看一看。
复试中,跨考,阅读不够广泛也致使了我对很多近现代史研究中基本概念的不清楚,在初试中或许表现不够明显,但是这种弱点在复试中足以称之为致命。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我的确尽力了但是始终拿不出准备初试时的那种劲头,这也是我身边很多朋友的一个通病。复试笔试和面试的内容十分专业化,老师们和蔼且严厉,每个问题都跟专业课紧密相关,不存在说生活化问题,更不存在什么本科歧视,这是南大很让我喜欢的一点。复试就像一面照妖镜,笔试和面试都必须达到90分以上的及格线,有一门不合格就不允录取,而且最后录取排名采取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直接相加的方式,光笔试就有可能会拉开15-20分的差距,复试的确是十分困难不容小觑的,就算初试排名靠前,复试也完全有可能被后起者超越。
回顾整个考研过程,我觉得自己是非常非常幸运的,投入于学习的努力和精力无疑是最能给予你回报的事物,你的每一丝努力都会在结果上或多或少地有所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