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研数学应试型突破方案
再次重申,我们给出的应试快速突破方案只是作为一种备用措施,供9月份甚至更晚准备考研的学生使用,如果时间足够,我们还是真诚地希望广大考生选择稳扎稳打地开始准备。因为是快速突破,考生急功近利的机会就会更多,这种做法并不是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原则违背,而是更加要求我们端正态度,做好自我把握。我们还是先来说一下资料的选择。
1、资料选择
(1)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时间再紧,大纲都应该是考生最权威最有用的参考资料之一。历年真题对于了解考研题型,体会出题思路,把握命题重点,强化答题技巧和训练大体规范有重大意义。
(2)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与《数学题型集萃与模拟试题》和李永乐,范培华的《数学复习全书》。如前所述,陈文灯的书强项在于归纳和总结的比较多,方法和技巧性要求高,适合原来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使用,李永乐的书比较基础,辅导效用却并不逊色,可以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使用。
(3)袁荫棠和李永乐主编的《经典模拟400题》。
(4)《考研数学知识归纳与总结》,考生可以充分利用该书系统精炼的伏势,迅速抓住薄弱环节进行强化。
2、第一阶段 精选资料,直接上手
主要目标:
针对考研题型,深入理解,迅速突破。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精选复习资料,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刀刃上,如果准备充分,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复习模式:
考试大纲+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与《数学题型集萃与模拟试题》。
考试大纲+李永乐,范培华的《数学复习全书》。
有人说只要把陈文灯的书做上三遍,那考研肯定能顺利过关,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自己选择的资料彻彻底底地做上两遍甚至三遍。如果选择陈文灯的书,《数学题型集萃与模拟试题》可以适当使用,部分重点题型动手做,其余题型用看代做。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几点:
(1)考生不要进入误区,我们说看题,是要在对《数学复习指南》做过之后才使用的,在基础不好的时候就这么做很容易造成考试时眼高手低,大家切忌切忌。
(2)复习过程中如果考虑没有足够的时间作笔记整理,就直接把复习中的想法思路以及关于书上题目的扩展等问题直接列在书页边上,每一次的复习用不同的颜色,比如第一遍由于理解不深可以用铅笔,第二遍用蓝笔,后面可以用红笔等等。这样看来层次分明,看着自己做过的工作心里也会踏实不少。
(3)因为时间短,我们选择的资料少,这恰恰不是任务轻了而是更加重了,这就要求我们每做一道题都要深挖,用最少的习题去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和应对嬗变的考试。
(4)复习一定要重心后移,这是因为数学的考点,重点,难点大部分均在每本书的中间或最后几章,命制的综合题和大题也多数是在后面几章出现。而且后面的题目基本上都需要前面的知识做铺垫,因此复习后期可以从后向前复习,对前面的章节只熟悉知识结构,重点记忆和联系就可以了。
3、第二阶段 针对真题,突破薄弱
主要目标:
练习答题规范,增加信心,练习掌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增强临场应变的能力以及对自己前面复习中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
复习模式:
真题+袁荫棠和李永乐主编的《经典模拟400题》+《考研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这一阶段我们直接利用真题进行训练,锻炼良好的习惯。训练过程中实在不会的就结合答案和辅导书尽量解决,解决一道深挖一道,把思维过程写到独立的纸上。从早到晚地训练十年的真题,然后重点针对最近三年的真题,务必做到纯熟。《经典模拟400题》可以选择四五套进行练习就可以了,剩下的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使用。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1)我们说不会的就要回头查找解决,不是让你查完了做出来就完了,如果你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你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好,需要加强,不但这个知识点要争取一次解决掉,而且顺带的知识点都要好好解决。
(2)一遍又一遍地做题,大家不要变成体力劳动,更不要把题目背下来。前面之所以要把思维过程写在纸上就是要让真题发挥最大的作用,不断用空白的没有痕迹的真题刺激你的思维。这一遍做过去了,下一遍未必能都会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要试图记忆试题,而是深入掌握它的思路和知识点,这样,由于考研四门课,间接复习的话,三四天再回头做仍然能对你有强力的刺激作用。这一点考生务必明确。
4、第三阶段 瞄准考试,调整状态
主要目标:
强化记忆,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到考前十天左右,一切的准备活动都要停下来,为心态让路,调整状态和作息规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原来书页的空白处总结的东西快速地恢复状态加深记忆,做这些工作对于增强你的自信心也很有好处。在此基础上,按照考试时间,去做那些原来已经做过的真题和模拟题(时间跨度比较远的),让自己保持手感。
这个阶段上尤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不要比较。不去和周围的人比较,他们的工作量很容易让你心态失衡。
(2)不要为名目繁多的广告搞乱了心态。由于这种复习的特点,考生最后很容易怀有一种投机心态,很容易为广告和押题所蛊惑。其实,我们的复习时间虽然短,不过我们每一步都争取做得很深入,最后的效果未必比别人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