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美国反恐联盟快散伙,“先发制人”战略和声渐稀
五年来外交成就"脆弱""先发制人"战略和声渐稀。
“9·11”恐怖袭击震撼了美国人的心灵,也震撼了世界。当时,世界各地都能听到对美国的同情和支持之声,一些国家在“9·11”后加入美国组建的反恐联盟。“9·11”同时也催生了美国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大中东民主计划、伊朗核问题施压……美国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然而,5年来,如果说美国外交取得了什么成就的话,这种成就恐怕最多也只能用“脆弱”一词形容。反恐联盟已四分五裂,不少当年宣称站在美国一边的个人和国家在反思。
样板工程:阿富汗局势呈现走样迹象
阿富汗是美国动手的第一个地方。2001年10月,“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不过一个月,美国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宣称目标是藏身那里的作案元凶“基地”组织和为其提供庇护的塔利班政权。
战争进行得相当顺利。美军强大军事压力之下,塔利班政权很快倒台。2023年,阿富汗先后举行新宪法全民公决和总统直接选举,哈米德·卡尔扎伊当选总统。2023年,议会选举得以顺利举行。美国支持下,阿富汗政治重建之路似乎走得一帆风顺。然而,今年以来,这个样板呈现越来越多的走样迹象。塔利班武装并未消失,而是在作为传统根据地的南部坎大哈省以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重新集结,对驻阿联军展开规模越来越大的袭击。卡尔扎伊无力约束地方军阀势力,无力控制政府内部如瘟疫般蔓延的腐败现象,招致外国援助机构和阿富汗民众越来越多批评。毒品问题在塔利班政权解体后处于失控状态。
伊拉克陷入内战边缘
在另一战场伊拉克,美国值得夸耀的成就更少。发动战争名不正、言不顺,未获联合国授权,直到现在也找不到证据,可以支持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开战借口。的确,像阿富汗一样,伊拉克诞生了新宪法,选举了新国民议会,成立了新政府。这一进程中,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艰辛,也充满争议。
“9·11”5年后,伊拉克已成为恐怖分子的训练营,正如同1979年苏联入侵后的阿富汗。更糟糕的是,政治进程并不能阻止伊拉克滑向内战边缘,新政府内什叶派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和逊尼派阿拉伯人三派精心分配的权力架构无法平息各派政治势力越来越敌对的情绪。
黎以积怨数十载再度动武
在中东,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数十年积怨今年夏天又找到了新的爆发点。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冲突持续一个多月,军事行动时间之长为以往几次中东战争中所未见。
尽管黎巴嫩平民在以军占尽优势的炮火下呻吟、死去,美国却抱定对以色列的一贯支持,不对以色列施加停火压力。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是恐怖组织为由,美国停止了对巴以问题的斡旋,任由以色列推行无视巴方存在的单边政策。针对伊朗核计划的行动也在加紧展开。
这一切都是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一部分。然而,结果适得其反,中东盟友开始对美国保持更强戒心,普通民众反美情绪愈发激烈。
一名法新社记者评论说,“布什政府发现,在这一令人沮丧的外交图景中,自己越来越受到孤立,这都怪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令美国以前的支持者受到孤立,令华盛顿影响世界局势的能力受到削弱”。
外交孤立,美国外交政策反而伤害到自己
2003年,美国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被普遍视为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美国外交原则从克林顿时期的“接触外交”转变为一旦认定为敌人就“先发制人”。“谈到‘9·11’之后的全球反恐联盟,这个联盟正在崩塌,亟待维修和保养,”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朱莉安娜·史密斯说。 “之所以把反恐战争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联系起来,总统和他的政府基本上是在着手在中东更为广泛的地域施行改造,”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防核扩散专家乔恩·沃尔夫施塔尔说,“它开启了潘朵拉的盒子,我们现在正目睹其恶果……高油价、不稳定局势、伊朗更坚定地发展核计划。”“‘9·11’事件5年后,美国的外交政策没能让恐怖分子受到孤立,反而让美国受到孤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