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决定要考研的那天,我首先做了一套模拟题,结果是30分。我所有的同学都觉得我应该坚持,可是30分的打击太大了,我有点动摇了认为还是早点找工作为好。我的很多好朋友知道我要放弃之后,一个劲的劝我考。我在宿舍睡了两天,把简历做好了。最后我找了我的好朋友,他保送了中科院,我问他我要不要考了,他只说了一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然后他帮我把试卷分析一遍,得出的结果是那些题出的太不好了。我相信了他,决定破釜沉舟,继续考研!
很多人考研复习的“疯狂”程度让人羡慕其精力充沛,可是我由于体质弱,不可能像他们那样搞“车轮大战”,只好在效率上动头脑。我相信古哲的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在复习之前先把报考学校里的书店转了个遍,做到了对各种考研辅导资料有了个大致的了解,并精心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教材。在这其中,我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很多考研书存在着结构臃肿、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等弱点,显然它们的谋利性超过了科学性与严肃性。在书店里的收获可真不少,原来闻所未闻的考研专家,现在我也能如数家珍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应该说,我对政治有一种畏惧心理,当初高考时,要不是政治刚好及格,我也不至于到南开来,退一步说,也不至于到历史系这样冷的专业来。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次考研我对政治高度重视。为此,我马不停蹄地到研究生院买了本系前几年考过的试题,以做到知己知彼。这些试题加上我买的政治和英语辅导资料、六本专业课和两本古汉语,基本上能满足考研之需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剩下的事情只有复习,复习,再复习;努力,努力,再努力了。
英语是水平考试,基础一向不好的我,在这上面可是没少下功夫。每天早晨的第一课就是用一个小时(上午7点——8点)的时间来背考研单词,五六百页的一本考研词汇书,不到半年的时间让我翻了个面目全非。8点至9点半,做一套真题,在强化中使自己的成绩得到升华,同时努力使自己能够检验自己的实际水平与真题的差距。然后,9点半到11点半复习通史。
下午几乎全部时间都奉献给了政治,相比之下,政治可算是一门“大而全”的科目,简直是包罗万象,芜杂而又繁复。对付它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以时间换分数。晚上7点到10点的3个小时,我集中复习专业课。如果再有一些零碎时间的话,那么就看看古汉语,在这科上面我没花太大的精力,一是因为我功底好,再一个原因是这个科目的命题太活,押到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虽然和别人(比如小C、小D)的“全天候复习法”相比,我的复习方法显得有些轻松,但是我复习方法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计划性、持久性和稳定性。
考研终于过去了,没有太多的兴奋,因为老天是公平的,天道酬勤。我希冀,我付出,所以我拥有。每每和同学谈起考研的事,我总是说,每一个参加过考研的人,不管他(她)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是值得尊重的。考研,一条不归路,考研需要背水一战的勇气,需要义无返顾的坚韧,还是那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