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9月份已经临近尾声,时间的紧迫感夹杂着复习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一同向考研学子袭来,对于广大的考研学子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身体的疲劳与心理的疲惫或许正在损耗着你的信心,疲惫期来袭令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在这个阶段大受影响,如何调节并养成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负面影响成了后期考研复习中重点关注的方面,跨考教育教研室张老师希望大家用微笑驱散阴霾,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对自己产生质疑
越到后期复习过程中,“知识点还没有明白透彻”,“单词背了又忘”,“政治还没有怎么开始背”,“我不行,我有那么多书看不完”,“我单词背不好”,“为什么政治还有这么多没有背”……越这么想越陷入恐慌当中,考研复习更难以为继。
解决方案: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焦虑,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总是在那里抱怨自己如何如何不行。当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后,不要紧张和焦虑,这是好事,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抓着问题不放,但不想想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如驴拉磨——原地打转。有些问题是要通过反复看书理解才能解决的,有的则需要调整学习方法才能解决,有的你甚至都不以为然,它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要随时调整复习安排,把自己在哪方面不足都考虑进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对于以上这些对自己质疑的句子。其实,如果把这些陈述句变一种形式,例如,“我可以看完这些书”,“我必须背完这些单词”,“背完这些政治不成问题”。这样下来就会豁然开朗。
既然我们选择了考研,那么我们就应该并且必须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勇敢地去面对任何思想阻碍和困难。只要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方法,踏踏实实地去复习,到最后你拿到考研试卷的那一刻,你一定能发现,这份考题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难,真正难的是始终保持信念相信自己。
二、新鲜感消失
日复一日,不变的作息计划,不变的考研自习室,不变的座位和周围研友们不变的沉闷面孔。专业课反反复复地读,如今新鲜感已经消失,却还要逼迫自己继续琢磨,枯燥不堪……
解决方案:这种情况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保持自己的思维活跃,让想看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占据自己的思想。看专业课的时候,可以试着举一反三,注重知识点之间横向与纵深的联系;仔细分析和挖掘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相似性或差异性以及对理论和实践的启示;用一些考研真题上的简答、论述题来启发自己去思索,从而将知识有序化、系统化。改变一下已经思维定式的复习动作,缓和一下复习气氛,让自己体会到考研的乐趣,而不是感觉到考研是痛苦的。
当自己感觉乏味苦闷的时候,还可以看看自己学科中比较经典的教材和专著,或是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趣味专业知识。这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了,更重要的是,接触到了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言语逻辑和思维方法。加深了记忆,也深化了认识,这样才有进步,也更有成就感。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也是一个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傍晚复习,如果老是坐着不活动,很容易犯困,学习效率不高。这时你可以大胆地走出自习室,在操场上跑几圈或者溜达一下,回来后你会发现精力充沛、神清气爽,学习的劲头儿也就更足了。
三、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有些人容易受到周围人事物的影响,看到室友、研友的复习进度比自己快,就努力地在加快看书速度。随着考研的日益临近,看着别的同学找到工作,还有一些人人宣扬的“考研无用论”,电话里传来家里的琐碎杂事,还有好朋友邀请出去放松,拒绝后心里总感到过意不去……多种因素影响学习效率很难免提高。
解决方案: 在复习的路上,不管面对什么干扰,都要坚决,果断,稳住。看到同学找到好工作,听到让你恐慌的消息……这个的时候要镇定,作为一个敢于面对考研炼狱的人来说,这些并不可怕,父母的交流,朋友的交流,同学的交流,都可以让你的惊慌得到缓解。听听他们对你复习的意见,而不是借用考研作为挡箭牌和外界断绝联系,导致信息匮乏,孤军作战。
以上是跨考教育教研室张老师针对后期考研复习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的释疑答惑,考研复习时间已然不多,在后期的考研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和朋友们交流,可以使同学们对考研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明朗。这里指的清醒,不是指大脑神经处于亢奋状态,而是希望同学们有足够的思考力和意志力。一些平时只顾埋头苦读,缺乏交流的人,很容易导致各种信息的闭塞,甚至患上孤僻症,对于整个考研复习是大忌,今年考研时间大幅提前,考研大纲发布也相当晚,很大程度上回增加同学们的心理负担,张老师提醒大家在后期的复习中更要学会调节心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复习中的各种挑战,未来成功的几率将大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