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浙工大构建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复制链接]
[db:作者] 发表于 2022-8-16 11: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年4月11日,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23计划”)公示了首批认定名单,共认定了14个“2023协同创新中心”。由我校浙江工业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核心协同单位共同组建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名列其中。
  “2023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首批公示的“2023计划”名单分为前沿、文化、行业和区域四大类,包括量子物理、化学化工、航空航天、药物制造以及司法文明、海洋权益等14个重点领域,是从全国167个协同创新中心的申请中层层筛选出来的。和211、985工程不同,“2023计划”要求由高校牵头,通过校校、校所、校企等多种方式组成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对接国家重大需求。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2023计划”,标志着我校浙江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以课程设置为例,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课程内容按学科的内在逻辑来组织,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门类数量偏少,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学科前沿性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也使得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认识和把握重大问题,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从大学外部来看,大学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条件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研机构、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导致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环节缺失,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严重脱节。
  二、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有效地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我校浙江工业大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外部的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我校浙江工业大学以“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为示范,开展研究生培养改革,按照“创新主导、寓教于研、寓学于研、协同培养”的理念,探索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选拔办法,导师组制、授课教师聘用制、国际化培养、奖助制度、荣誉证书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三、在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建设过程中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面向未来,我校浙江工业大学努力探索以下5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新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
  二是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整合科技队伍、科技资源,共同构建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四是校地(区域)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学校与浙江的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促进科技资源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探索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间的研究生互换、互访和学分互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搭建更宽阔的国际交往的平台,营造良好国际交流氛围,加大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资助力度,增加研究生国际交流的机会,增强研究生培养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