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北京大学:优化建设学科布局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复制链接]
[db:作者] 发表于 2022-8-16 13: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月14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双一流”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过去5年来,首轮“双一流”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上的努力,成为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方面。需要明确的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公布,不是对上一轮的简单补充和更新,而是肩负新的使命,如何完成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中的新使命,对新一轮入选高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023年9月27日,202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襄阳站进行动态项目比赛,来自全国的90多支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车队展开爬坡性测试、牵引力测试、操控性测试、耐力测试比试。杨东摄/光明图片
2023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选择若干高水平大学,全面赋予自主设置建设学科、评价周期等权限,鼓励探索办学新模式”。北大要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自身治理水平,优化建设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也在加速演进,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下大力气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
一直以来,北京大学都把推动学科创新、学科交叉与融合作为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2023年,我校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近年来,我们把“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机制为动力”明确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良好氛围。

2023年12月19日,全国大学生智能精密装配大赛总决赛在常州举办,来自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各省市高校组成的31支队伍,100余名选手参加决赛。夏晨希摄/光明图片
一是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特区,推动学科布局调整。学校主动服务“健康中国”“一带一路”“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持续加强对重点学科、重点方向的投入,成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和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新型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同时,我们还围绕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学院、智能科学学院等。把“临床医学+X”作为新医科建设的关键抓手,促进医学、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规划建设昌平新校区,推动解决长期制约北大发展的空间问题。学校多次召开工作会议推进昌平新校区工作进展,安排交叉学科和新工科相关院系入驻新校区,优先保障战略新兴专业发展的空间需要。牢牢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给新文科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大力推进数字人文科学、计算社会科学学科建设。2023年北大率先成立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和软硬件信息平台,自主开发主动感知的数据提取、管理与分析等关键核心技术,对复杂的人类行为及社会运行进行深入精细的跨学科研究,在国际疫情预测、国际政治、外交、外贸及宏观经济态势研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成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在传统文化、智能社会、数字治理等方面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领域。
二是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学科交叉融合一方面有赖于各学科自下而上的演化生成,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自上而下的做好规划。为此,北大把2023年确立为“人才战略年”,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坚持党管人才,强化人才体系建设,打造一支规模有机增长、质量拔尖、结构合理的一流人才队伍。成立了交叉学科学位分委员会,理顺交叉学科学位授予机制体制,在人才引进和集群聘任工作中正式公布研究团队的学科背景,加强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队伍建设,为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提供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支撑。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作为学校重要的跨学科交流平台,不断拓展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不断完善以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应用成效为核心的学科评价体系,探索有利于新兴交叉学科深度融合发展的评价办法,给予相对宽松的建设和评价周期,鼓励广大教师敢于探索科学“无人区”,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抢占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三是形成较为完善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持续完善育人体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时代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加快了高校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的步伐。为此,北大设置了中国学、数据科学、整合生命科学和纳米科学与技术等4个交叉学科;开设了整合科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10余个跨学科专业,精心设计了古典语文学、思想与社会、严复班、图灵班等多个跨学科项目,引导学生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潜能。近年来,北京大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各个交叉学科平台上,共计587人获得博士学位,233人获得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类、研发类工作的比例达到80%。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要着力解决聚焦高峰不够明显问题,进一步提高对新时代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给予基础研究持续、有效的支持,充分发挥基础学科优势,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在鼓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的同时,瞄准未来科技前沿,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引领,加强重大科技问题驱动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推进从跟踪型研究向原创型、引领型研究的转变,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力争实现重大突破。要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努力把基石做大做厚。紧盯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的新趋势,不断建立健全学科交叉融合资助机制,壮大门类齐全、高精尖新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二是要着力解决服务急需不够有力问题,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结合我们的学科特点与优势,分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口,瞄准国家高精尖缺领域突破,对重大科研问题进行前瞻性战略部署,升级学科结构,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积极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提升服务国家急需的能力与力度,同时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要着力解决教师评价不够科学问题,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抓住学术评价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难度大、不确定性大等特点,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也需要长期攻关。要尽快建立起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特点的科学评价机制,强化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宽容失败、鼓励探索,让更多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坚定不移破“五唯”,持续改进教师评价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摒弃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我国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做真学问、研究真问题、提出新思想、构建新理论。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存储和传输方式、知识利用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的创新和更迭将更加迅速,也将给我们的传统学科带来颠覆性影响,我们要充分认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深入思考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升级改造传统学科,搭上“信息化高速列车”。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风险日益增多,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对教育发展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长远影响。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给大学带来的前所未有、长期存在的挑战,深入思考如何在防范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开放包容态度,科学认识国际形势,不断拓展同全球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刻变革,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紧密围绕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重大科研攻关,重塑“后疫情时代”大学的格局、使命与担当。
作者:郝平(北京大学校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