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二本生考研上岸会拉低研究生质量,应予以限制?高校回应

[复制链接]
admins 发表于 2022-8-2 11: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今,毕业生找工作真的成了大问题。疫情的时不时造访,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都让教育、房地产等行业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如今也趋于稳步转型,岗位缺口越缩越小。
一岗难求的情况下,求职者的可替代性就变得更强了,而这也造成岗位的薪资待遇直线下降,本科生学历,三千一月的工资,单休加班,甚至五险一金不保,碾压着求职者们的底线。
于是很多大学生为了让自己不落入那般境地,只好选择努力提升学历,让自己能够在求职时能够具有更大的含金量,换取更好岗位的选择权,没想到,考研这条路,也不是谁都行得通的。
二本生考研上岸会拉低研究生质量,应予以限制?
在求职者供不应求时,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招聘成本,自然会选择最分明最快捷的一个标杆,也就是学历了。而这,也造成职场中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学历鄙视链。
博士生,硕士生,而后是本科生,但由于如今三本已经渐渐被取缔或合入二本,学历的鄙视链末端,就变成了二本院校的学生,这也许就是考研大队中,二本生占更大比重的原因。
一本生尚且有小路可走,可二本生的处境就像是今年河南40度高温下的板油马路,破破烂烂,随时有崩盘的危机。因此,调查显示,近几年的考研大军中,二本学生占了七成。
在上岸的比率中,二本学生也不占少数,不过这一现象之下,却有一种声音慢慢兴起,一部分人认为,二本生学习能力和本科知识层次都十分有限,反复尝试考上研究生,能力差太多了。
这样的言论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也并不只是一群外行人的口嗨和臆断,而是二本生在考研的时候真的会受到一些偏见,一般集中在复试,导师面对面选择的阶段。
很多研究生导师基本都是一路学历都很高的,就算是优秀的学生,可能和导师比起来也只是小白兔,所以导师难免对于二本学校考上来的学生带有一些主观情绪。
像有一些院校,为了保护学苗的质量,也会刻意对导师们发出一些暗示,以至于最后结果在大家看来就是部分院校已经拉黑了所有二本生,而院校也同样被二本生们拉黑。
有些人甚至发表应该限制二本生考研上岸拉低含金量的言论,这让二本生很委屈:都是努力考上来的,水平也过关了,为什么因为曾经的棋差一着就被全盘否定呢?难道四年前是一条咸鱼,就连翻身的机会都不给吗?
高校纷纷做出回应,有时候其实不是“偏见”
一边说着“什么时候开始想要改变都不迟”,一边在二本生想要考研的时候下绊子,让本来有同等能力的学生一次次失去翻身的资格,这对于二本生们来说真的公平吗?
对于网上愈演愈烈的这一流言,很多高校,以985名校为首,纷纷做出了回应。为了防止教师主观因素影响对学生资质的判断,会在考试分重和形式上保证考研的公平性。
比如重庆大学等高校,为了保证研究生考试的公平性,会提高初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有的学校达到了70%的比例,而且也发布了保护第一志愿的政策,避免歧视。
一个很简单很通用的办法就是打乱学生的顺序,这样教师无法知道所面试学生的本科院校时哪里,这样就只能完全根据学生的发挥,和他答题透露的专业素养来判断是否符合招生需求。
其实很多老师也是不想让主观因素影响自己的,毕竟这些学生以后也是要跟着导师们做项目,做研究,老师当然希望来的是一个有实在价值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一个大脑空空的花瓶。
这个“花瓶”很大一部分都是支持这一带有歧视色彩呼吁的学生,很多名校出身的学生,自己四年没好好学专业知识,所以明面喊着不要拉低质量,实际却是怕背水一战的二本生抢走太多名额。
对于这种心理,只能说一句:格局小了。狠狠踩正在上升的人,只会让自己也愈发坠入泥潭,毕竟作用力都是相互的。如果有用在这里的精力和时间专注学习,说不定已经脱颖而出上岸了。
但其实这一呼吁也并不是一点都不符合实际,确实有很多二本生为了进入名校,牟着劲死记硬背,却并不走脑。但研究生要的是对学科方向有见地,能深入研究的学生。
这些学生虽然努力,但努力的方向有问题,所以虽然能够在笔试获得高分,但复试如果只回答浅显思考过的结果,或者按照模板对答如流,也是达不到老师们考核指标上高分的标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