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结束,那么这次研考较之往年有什么变化呢?记者日前采访了海文学校的王子健和余开亮老师,两位老师对今年的考研政治试题作了分析。
从今年的试题来看,命题思路和风格基本上保持了2023、2023年试题的一些特点,难度总体上比2023年要低,尤其是一些分析题难度比去年降低。试卷总体不难,与形势政策结合得比较紧密,兼顾了热点问题和中央的精神。
王老师说,比如分析题37题,关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解题时考生首先要善于从材料中归纳总结有关信息。
第一问要求考生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比较少,浪费现象严重,单位能耗产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高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恶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这些就必须要求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要从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经济、注重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第二问要求考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我国如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题目其实是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十一五”规划在能源方面的一些主要指标,以及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有关内容,拓展有关知识综合答题。考生要指出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尤其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考虑到人口的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自然环境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体的措施应包括如下: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发、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三、要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对经济的增长率,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第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第五、强化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第六、控制人口增长。
余开亮老师说,试卷的第34题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个原理来分析所给材料,而且基本知识点一般考生们都能够找到,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四章,关于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所以考生在回答时相对容易一些。
第一问题说:丁玲在未与成仿吾见面之前,就为他产生了很多想象,那么后来见面以后证实她的想象全错了,考查点主要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感性认识和理论认识关系等。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丁玲的合理想象之所以全错了,就在于她的认识脱离了实践、脱离了客观事物本身,从而割断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从而陷入了主观随意性,导致了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第二问要求考生根据这个材料回答它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启示,那么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由以前的脱离实践、脱离客观事物产生的错误认识,向由实践检验和客观事物相联系的正确认识的转变。所以它告诉我们认识事物时要注重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要把认识和实践统一起来,同时,认识也是对客体的能动反应,我们要在尊重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能动反应,在认识的过程上,要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