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考研九大误区

[复制链接]
[db:作者] 发表于 2022-8-12 23: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考研的人来说,对自己的备考计划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每一年考研的大军中,总有不少同学因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在复习过程中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遭遇滑铁卢,以至于痛失复试的机会,令人痛心不已。前来跨考咨询的同学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我们列举一些普遍忽略的考研误区,希望大家作为前车为鉴,不要走入误区。
   
    误区之一
    只有打持久战,才能获得好效果

    很多都考生都认为,考研复习的时间越早越好。刚进入大三,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有的人甚至在刚刚迈进大学校门时就抱定了一定要考研的决心。但是不是准备考研的时间越长,越是持久,才能获得最好的复习效果呢?
    其实不然。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备考时间的长短和复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二者并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因为准备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疲劳期提早出现。战线拉得过长,很容易使你在学习时产生厌烦情绪。而且学习效率是一个呈波动增长的曲线,如果你过早进入疲劳期,在考前的12月份还没有从波谷调整出来,将会对紧随后的考试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各学校的专业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在命题方向、命题重点、热点难点上做一些调整,有的学校在制定参考教材上也会有稍有的改动。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规划方法,正确指引,避免造成经济、人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导致事倍功半。
   
    误区之二
    跨专业考生会受到歧视

    在考研的人群中,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对跨专业考研心向往之。跨专业考生最明显的劣势就专业基础的薄弱,毕竟相对于“科班出身”的学生来说,跨专业考生很多都只是在考研期间才开始系统学习专业课,短时间内突击学习的效果不一定扎实。因此,跨考的学生最担心的就是复试时会受到歧视。很多人都在听说了身边的同学跨考失败后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因为受到歧视而被刷下。
    其实,跨考的同学面对别人失败的例子时,应该保持头脑清醒,这其中很可能是因为实力不够的原因。跨考的考生“半路出家”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专业基础上的劣势往往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复习来弥补的。既然你能通过初试,就表明你在和科班出身的考生的竞争中并没有落后。你只要能在复试中向导师展示出你在这个专业上确实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青睐,一般都能被录取。
    很多跨考过来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考研之初也因老师可能会怀疑跨考生的能力而担心不已,后来才发现,其实大多数老师都是会平等对待跨考生的。有的导师还认为跨考学生视野开阔、学术思路活跃,比较热衷于招收跨考生。比如英语、中文专业跨考新闻,数学专业跨考计算机等等。
   
    误区之三
    哪个专业热门就报考哪个

    在选择报考专业的时候,很多考生都盯着热门专业扎堆报考,认为冷门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之后不好就业,读一个热门专业将来找工作比较容易。和高考时选择专业一样,每年都有所谓的“热门”、“冷门”之说。其实,考生应该了解的并不是专业的“冷”和“热”,而是自己究竟想学什么专业和适合学习什么专业。只是道听途说,相信哪些热门专业工作待遇很好,就头脑发热决定跨考,等到几年后研究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让人眼馋的行业,那时再改行就有点晚了。所以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对选择的专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必要时可以咨询专家。
   
    误区之四
    辅导班的内容就是指挥棒

    考研辅导班五花八门,有基础班、精讲班、强化班、冲刺班、点题班等等,有的考生认为上考研辅导班越多,越有利于提高成绩,成功的胜算越大。也有很多考生把辅导班的内容当作指挥棒,按照他们讲授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辅导班是否真的能起到这么权威的作用呢?考研过来人都有体会,辅导班的效果往往被过分夸大了。
    其实,短期考研辅导班往往强度很大,老师讲得很快,学生听完一天的课就已经很疲劳,如果不及时消化吸收,则会让效果打折扣。辅导班老师讲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它只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关键还是考生自己要把教材上的原理、核心知识点掌握。过于迷信辅导班的作用而没有全面、扎实的复习,反而会让你得不偿失。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