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用好你手中的双刃剑 聊聊考研复试

[复制链接]
[db:作者] 发表于 2022-8-13 00: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年来,考研中复试成绩所占比重愈来愈大,考生能否读研基本上在复试后第二天就能最终确定。复试反映了学生考试能力向实际应用能力的回归,并对是否最终被录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了初试的人一般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如果过了线一时松懈,复试时大意失荆州,那将得不偿失。这里我回顾了一下自己当初复试前后的经历,主要侧重于考本校本专业而初试分数又不占优势的情况,希望能给正在奋斗中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一点参考。
   
    战争形势:高分外校生PK低分本校生

   
    人们都说本校考本校最有优势,天时地利人和!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本校考生也纷纷落榜呢?就我体会,这种所谓的优势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本校考生专业课的科目在本科阶段已经考试过,给人一种专业考试很容易的感觉,这种感觉会给人惰性,致使复习时间不充足,复习过程漫不经心;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的发达,外校考生能通过各种渠道拿到教材和笔记,与本校生相比他们更积极地去获取各种资料,并以极其刻苦的精神去弄懂每一个知识点,这样差异就出来了。我本科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生物技术专业,正式准备考研是在考试前四个月才开始,我周围考本校的同学也基本是在考前半年才正儿八经地准备,这时候外校考生已经经过一到两轮的复习了。结局是我那一届的复试名单上142人中,前100名,即九成以上都是外校考生,我自己只排在95名。外校考生初试分数普遍高于本校考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抵消了本校生所谓专业基础课上的优势。在这一背景下,复试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实际上按武大生科院规定,招生指标与复试考生的比例是1:1.3,而复试成绩占到总成绩的40%,不可小觑!
   
    战前准备:找出弱点,善用资源
   
    复试名单出来后,我比较了一下我所在的细胞生物学方向的情况,参加复试的共有五名考生,其中包括我在内有两位本校考生,录取名额只有四个,也就是说五个人中肯定会有一个人被涮下来,而我的分数在五人中排名最低。黑云压城城欲摧,怎么办?我接着研究了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里面有这样几句话:“复试包括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面试两部分,取消了专业笔试。面试内容原则上应侧重于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潜力等方面的考核,不再把非常具体的专业知识考核作为重点。”这样看来,命运的天平似乎倾向了对本校生有利的方向。但是导师不可能了解每一个本校生,他也不会盲目地只选择本校生。那么,如何体现出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呢?
   
    首先第一件事是联系导师,而且是面谈。在同一所学校还用电话或E-mail的方式联系,导师会认为这个学生不真诚,另外面谈的印象与电话中的印象是不可比较的。初试前联系导师,可以大概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及竞争者的情况,但是没有联系也没有关系,因为考生不会因为联系了导师就一定能过初试。但是通过初试后,一定要马上联系导师,越快越好,一是让导师知道你通过了初试,二是坚定表明你想投入他门下的意愿。在面谈中还能了解导师是否已经有内定的人选等,如果导师很偏重那个人,他会建议你联系别的导师,这样就不会耽搁自己。反过来,如果导师对你有好感,他也会告诉其它考生,让他们慎重考虑。
   
    其次,充分发挥本校生近水楼台的优势,在复试之外的时间,建立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仅仅联系导师是不够的,别人也会联系导师,那么如何突出自己的优点呢?考研前后也正是大四面临毕业之时,理工科的学生一般要求写本科毕业论文,而对于生物专业而言,毕业论文主要来自于在实验室的实践。于是我就借着联系导师的机会,申请就在他的实验室做本科毕业论文,这种情况通常导师都会答应,这样在复试之前与竞争者相比就多出了近一个月的表现的机会。那一天有个小插曲,我再次犯了大意的错误。我先前查询过导师实验室发过的文章,自认为准备充分,面谈中表明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这时导师突然问我有没有上过他的课,我说上过上过,细胞生物学嘛。导师看了我一眼,表情十分奇异,旁边的同学小声提醒,是动物遗传发育生物学。我的冷汗蹭地冒了出来,一边故作镇定解释说不好意思,我有点紧张所以说错了,一边心里想着大事不好,八成他会认为我是那种喜欢逃课的学生。导师翻出了成绩表,找到我的名字,86分,嗯,还行。算是过了关。在此叮嘱本校考生千万不能大意,如果说导师偏爱本校生,那也是基于认为本校生更熟悉自己专业领域的看法,像这类细节问题忽视了会严重破坏导师对自己的印象。另外,面谈时反应要敏捷。导师对我说你的分数是过线了,但不是很高嘛。我诚恳地坦白自己在复习时有着本校生的毛病,专业课复习不是很认真透彻,言外之意是我认真的话也会考高分,低分数不表明我的水平差。由于这一现象很普遍,导师竟然表示理解。随后我诚恳地接受了导师的批评,当然这种批评不等于拒绝。
   
    随后就要看自己在实验室的表现,已经把握了天时,就要进一步扩大地利人和的优势。跟师兄师姐们多交流,工作之余,天南海北地聊聊天,一起去食堂吃饭,熟悉之后,他们会告诉你许多复试的技巧,比如导师喜欢出哪些方面的问题,而与师兄师姐们的融洽相处也是导师参考的方面之一,因为实验室需要的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氛围。此外积极地帮助师兄师姐们做实验,实验技术上不懂就问,并且弄懂每一个实验步骤的原理,复试细则中所说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潜力”,正好在这里得到锻炼。早去晚归,表现勤奋点,导师看在眼里,心里会有底的。而且,因为比别人先一个月加入了课题组,除了能学到各种实验技术外,也相当于你已经在开始进行课题的研究,将来入手快,只要表现优异,导师会着重考虑的。
   
    除了自己报考的导师,对其他导师的情况作一下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我报考的专业有四名导师,各自有一个招生名额。知道每位导师大概与哪名考生作过交流,心里也就有了底。另外因为专业方向相近,复试组的教授一般也正是这几位导师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对在面试中如何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大有益处。这些通过师兄师姐们就能侧面了解到。除此之外我发现生科院的教授们在下班之后经常与自己的学生在楼下打乒乓球羽毛球等,我有空闲时也与师兄师姐们一起参于,至少能混个脸熟。
   
    除综合能力的考查之外,复试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英语口语。我那一届考研最终成绩中初试成绩占60%,专业综合复试占25%,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占15%。英语表达能力靠的是真功夫,这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也不是没有捷径。我本身外语口语十分差劲,这一点大部分中国考生应该都很理解。在一个多月的复试准备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学技术,自认为回答几个问题不会很难,并没有重视英语的表达能力训练。直到考前约一周,我与一个老乡(他是外校考我校,跟我同一年)找一个师兄帮做模拟面试。师兄扮演复试组老师,英语问答时我老乡滔滔不绝说了一大段,因为他对各种可能的问题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而我一句话就噎住了,平时能慢慢想出来的句子在这种特殊氛围中竟然一句也吐不出来,这一惊非同小可。回去后我马上联系师兄师姐,了解到我院复试英语口语最常问的问题有三个:1.自我简介;2.你有什么特长爱好? 3.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我精心撰写了汉语的对答,把它发给我一个外语系的同学,让她帮我翻译成标准口语。然后开始背诵,每天完整背颂一次,连背一周直到正式面试。后来的面试,问的正好是这几个方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多了解一些信息是绝对没有坏处的。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