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考研学习过程比喻为一个人,那么学习态度可能就是这个人的左手,而学习方法则可能就是这个人的右手;学习态度是TA的“德”,学习方法就是TA的“才”;学习态度是TA的“文”,学习方法就是TA的“武”。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立明老师提倡的把考研的心态从“复习”转到“学习”,得到了广大考研师生的赞同。那么,在端正了考研学习态度之后,我们需要的正是高效犀利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考研”两手齐具、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为此,跨考立明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2023年考研学习方法的精要介绍系列。这一期,我们需要掌握的就是“3W学习法”。
所谓“3W学习法”,是指在考研学习的过程中,遵循“1.是什么(What) 2.为什么(Why) 3.怎么样(How)”的逻辑次序进行学习。
为什么必须如此呢?
首先,这是遵循人类认识秩序的要求;人类在认识事物尤其是陌生事物的时候,总是先认识它本身是什么,再认识它为什么如此,最后再想出怎样应对。人类的认识过程总体上遵循由表及里、从肤浅到深刻、从静态到动态、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的过程。
其次,这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必经路径;考研学习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其内在的逻辑联结正是3W。离开了3W的脉络,是根本无法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的,最多只能形成杂乱无章的考点拼凑,不仅对理解和记忆无益,反而增加了学习负担。
再次,这是每年3~4月份到暑假以前考研学习打基础时最为重要学习法则;我们知道,这个时期考研学习聚焦于“点”的层次,即考研政治和专业课的基本概念、考研英语的核心单词、考研数学的基础术语。这个阶段的考研学习目标在于入门和奠基,难点在于基础概念的掌握,尤其是对于很多初次接触考研的同学们更是如此。由于基础概念的生僻性和综合性,大家在学习时很容易混淆或者理解不透,这就需要有效的逻辑次序和学习法则,3W正是这样的高效学习方法。对每一个基础概念,我们都要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次序去认识和理解。
最后,这是理顺考纲、获得考研学习主动性的基本要求。不得不说,每年的考研大纲虽然经过反复修订,却仍然存在的考点编排混乱、逻辑层次不够清晰的问题。大家在学习时也会发现考点繁多、内部无序、详略失当等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越看越多、越看越乱、越看越烦。这就要求我们运用“3W学习法则”将考纲和讲义的内容重新理顺,在必要时打乱考纲和讲义原有的次序,组建“为我所用”的知识树,不再“被牵着鼻子走”、陷入被动和犯晕的泥潭,从而获得考研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享受考研而不是遭受“严烤”。
那么,怎么在考研学习过程中运用“3W学习法”呢?
我们以考研政治为例,看看如何在基础概念的学习中运用“3W学习法”。例如“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在考试大纲中是放在绪论部分的,该部分有很多高频考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导论。我们将“3W学习法”和拟人化方式结合起来,认识“马克思主义”这个“小伙伴”。
如同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我们首先需要知道TA是谁、叫什么名字、长相如何、父母和家庭状况怎样、有什么爱好和特长等。这样,“是什么(what)”的问题就转换为基础概念自身的“自我介绍”。“马克思主义”这位“小伙伴”的父母是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者、其家庭背景是无产阶级、其长相是“脑袋”马哲+“肚子”马政经+“脚”(科社)[脑装马哲、满腹政经、走向科社]、其大名和小名分别是广义和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其产生根源是①经济社会根源②实践基础③思想渊源、其“两把刷子”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等,这样就用形象生动的方法从创造者继承者、阶级属性、组成部分、含义、产生过程、理论创造方面等认识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础概念及其重要考点。
通过其“自我介绍”,我们就能认识到TA作为基础概念的重要地位,即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然后我们就要问一句“你为什么这么拽”,这就进入到“为什么(why)”层次。“马克思主义”这位小伙伴为什么这么拽呢?因为TA是“四有青年”,有方法、有立场、有品质、有理想,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等特征。
最后,既然“马克思主义”你这么“拽”,我该怎样与你相处呢?这就是“怎么样(how)”的层次,即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这一新增考点。我们再把考试大纲中“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拟人化简记为“学我、用我、好好对我”,就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基础概念的“3W学习法”梳理。
好了,本期的“3W考研学习法”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同学们立即运用起来,为自己的考研学习增添必备的、高效犀利的武器!祝愿同学们灵活运用“3W”去赢得第4个“W”,那就是“W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