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数量剧增、质量下降的现象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大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令人瞩目:过去5年来,该校研究生对全校SCI论文的贡献率达到62%,博士生在《科学》《自然》(含子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17篇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完成的重大成果数次入选“世界科技十大进展”、“国内十大科技进展”、“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这样的佳绩是如何取得的?“对于中国科大来说,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就是造就未来的科技领袖。” 中国科大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侯建国院士告诉记者,“针对研究生规模大幅增加、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实际,我们逐步探索出培养未来科技领袖的‘四个一’模式。”
1 激活一个责任人
放权于导师,研究生培养全程监护
倪丙杰是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俞汉青教授带出的第二位获得全国百篇优博的博士生。在他合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正式入读中国科大攻读博士之前的半年间,俞汉青就安排他到合肥的一个废水处理厂做实验,并每周专门抽出时间给予指导。
经过这段“学前训练”,倪丙杰在正式入学的时候,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科研武器”,博士期间独立完成了本应由三位博士生共同完成的课题。
记者了解到,像俞汉青这样“关口前移”、“提前育苗”的教授不胜枚举。
“要想激活导师的责任心,必须把本来属于导师的权力还给导师,属于学科的权力还给学科。”中国科大副校长张淑林介绍说,目前该校各学院都成立了研究生部,把招生宣传、复试面试、导师遴选、经费使用等“实权”下放;具体的研究生招生、学籍管理、培养方案修订、教学管理及学位论文答辩等,则由学科点负责实施。通过“放权”,导师的责任心和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
严把出口关、忽视过程管理,是许多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弊端,导致研究生往往不太注意平时积累,而是在毕业前突击达标。中国科大则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控制重心从“重视结果”转向“重视全过程”,质量控制节点由单一转向多环节,导师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程监护人。
“从‘撑竿跳’变成‘跨栏跳’,导师可以根据每一个‘跨栏’的情况及时调整培养节奏和重心,保证了培养质量。”中国科大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侯建国说,从培养计划制订到助研岗位设置,从日常科研活动到毕业论文指导,导师都全程参与其中,杜绝了“放羊”现象。
2 转变一种职能
由管理转向服务,变“有形”为“无形”
“要保证让导师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还必须着力打造服务型研究生院,将部门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为导师和学生做好服务。” 侯建国告诉记者。
为导师服务的关键一招,就是搭建一整套信息化管理系统,让管理从“有形”向“无形”转变。过去,大学教授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是天天被管理部门追着填写各类表格。“怎样尽可能地减少非学术事务对导师、研究生的干扰?”中国科大学位办主任倪瑞介绍说,从2023年开始,学校建立了包括学位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生导师门户系统、研究生服务系统等三大信息化系统,通过主动推送的方式,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及时反馈给导师。
以学位质量监控体系为例,研究生院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协助导师检测其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文字重复率,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通知导师;同时,还将所在学科的论文影响因子平均值提供给导师参考,帮助导师了解学生的论文水平。论文评阅也通过网络进行,专家点击提交评阅结果后,系统就会自动给导师和学生发送短信或邮件。
“在博导遴选上,科大早就告别繁琐的评审了,因为任何一个教授发表的论文和影响因子、指导学生的成绩,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很详实地分析出来。”张淑林说,“这样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系统适时掌握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而导师和学生则感觉不到管理部门的存在。”
“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发表了多少论文、影响因子有多少、在哪个区?全都能通过系统显示出来,两级学位委员会专家在学位审议中都能看见。”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介绍说,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导师指导能力的一个公开,无形中会强化了导师的责任心。
3 打造一个平台
让创新资源成自来水,学生随需随用
除了导师,由仪器设备等组成的创新平台,也是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许多价值不菲的仪器设备分属不同的实验室、课题组、学院,学生需要用时很不方便,既造成了设备闲置,又妨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为使分属各家的设备实现资源共享,近年来中国科大研究生院牵头建设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五大研究生公共实验教学中心,集中投入、统一管理、开放公用,累计为研究生开设实验课程100多门,并为他们提供测试服务,支持其从事高水平研究。
据统计,仅2023年,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五大公共实验中心累计为校内研究生和代培研究生提供测试服务机时达10.4万小时,总样品数10.3万个,测试服务2.256万人次。
“公共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不仅彻底打破了条块分割的格局,推动了学科交叉,更激发了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侯建国说,“我们的目标是使学校的公共教育资源像水龙头里的水,学生‘口渴’时一拧水龙头就可以喝到。”
4 养成一种心态
着力培养兴趣、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采访中,“五年写一篇论文”的故事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该校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院士带过一名硕博连读研究生,叫李科。他的研究方向是量子信息,博士论文的选题难度极大。将近4年过去了,李科连一篇论文也没有完成,而与他同期入学的研究生都已发表多篇SCI论文顺利毕业。郭光灿给他提出两个解决方案:继续追求高标准研究成果,但需要延期毕业;或者调整方向发表论文,按照一般标准毕业。李科则坚定地表示:宁愿晚一些拿到博士学位,也要继续完成难题研究。
郭光灿非常欣赏他的学术志向,每月照样发给他同样的助研补贴,并资助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英国、新加坡等地学习交流。最终,“博五”时李科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量子信道的三个容量中的最后一个,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物理评论通讯》上,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
“我无法预计李科未来的学术成就会有多大,但是我相信,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纯净心态将会伴随着他的一生。”郭光灿说。
在中国科大的导师眼里,心态、基础、能力等这些隐性的东西远比论文、学位更重要。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郑永飞院士,1993年从国外归来到中国科大执教并培养研究生。为让学生毕业后能适应不同的研究工作,当年的四门基础课(同位素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衡量元素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热力学)一直开到现在;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曾和几位同事自掏腰包,凑钱让他们外出实地考察……
“研究生特别是博士,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最终形式。” 侯建国说,“中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是‘授人以渔’,就是要使你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受益于这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