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考研还是上班?4名95后讲述当下职业规划:认清自己,从长远规划,要有向上的心,

[复制链接]
dayday 发表于 2022-10-29 15: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2021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创下457万的历史新高。今年4月9日,新东方发布的《23考研年度报告》中预测2023年考研全国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

另一方面,今年国考计划招录3.12万人,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高达68:1。

与之相对的,今年5月底,智联招聘发布了《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报告中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有50.4%选择单位就业,比去年下降 6个百分点。这是继去年之后,连续第二年呈现单位就业比例下降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自由职业、慢就业的比例较去年则呈现上升趋势。

创业?工作?考公?考研?现在的高校生毕业后在做什么?九派新闻采访了多位青年人,发现他们毕业后不再只有单一选择。有人换了几份工作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有人自己创业,有人在家人的支持下“二战”。好几个人提到,希望大家对自己的职业或者未来有一个规划,不要盲目从众。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1】当主持人、开咖啡馆、考研,想做的都做了

林琳 女 25岁

咖啡馆店主

我从高中开始就有主持梦。虽然进入大学后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方向,但是主持这颗梦的种子一直扎在心里,所以在大学就一直参加与司仪、电台、广播台相关的社团。

毕业时,我看到家乡的电视台正招聘讲客家话的主持人,刚好又没有限定专业,所以就投了简历参加了考试,然后面试。我觉得有点阴差阳错,这个从小喜欢的梦就变成了现实。所以一毕业我就马不停蹄地跑回家去电视台上班了。

疫情发生以后,我深切地体会到“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什么时候先来”这句话,觉得趁现在还年轻,还有哪些想做但没做的,就赶紧去做,于是我去开了咖啡馆。

开咖啡馆跟主持一样,算是一个小小的梦和小小的执念。初中的时候,我们毕业旅行去了厦门,接触到了精品咖啡小馆,然后我觉得这种氛围很好,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欢喝咖啡,我就想着以后有能力了,开个咖啡馆。

咖啡馆的起步资金是我从大学到我去电视台工作两年攒起来的,我爸妈都不知道。2020年9月,我的咖啡馆开业了。

咖啡馆叫“不想上班”。这个名字说起来还有点随意,我真的挺不想上班的,当时我觉得没什么好取的,直接就叫“不想上班”了。后来复盘的时候发现这个名字很不错,可以有很好的一个slogan(标语),并且很好制作周边。我有一个帆布包卖得特别好,上面写着“不想上班,只想喝拿铁”。

“不想上班”咖啡馆周边文创。 受访者提供

电视台主持人也当了,咖啡馆也开了,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我就想着,要不考个研?于是12月就去考研了,考的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这个专业侧重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所以开店不仅没有影响我备考,还能让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幸运的是,考研考上了。

我现在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专心读研。我朋友觉得我好牛,当主持人、开咖啡馆、考研,把想做的都做了。

我现在的生活开销跟学费都是靠咖啡馆的营收。咖啡馆每天大概出售30多杯,除去成本、人工、店租还有水电,每个月收入平均有1万左右。

林琳在店里与自己的猫玩耍。 受访者提供

目前我也没有扩张的想法,因为经验告诉我,我没有能力承担扩张的风险,所以我打算细水长流做好熟客的生意。这个很美好,有点像是父辈他们的那种开早餐店或者说做甜品糖水,一家人经营着20年30年。

我觉得年轻人可以创业,但不建议做风险大的投资。至于考研考公,也许当下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盲目报考,觉得考上了就去读去工作,没考上这一年就浪费。

我觉得年轻人不要这样,要有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多问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做好什么?世界在变,趁年轻,要追梦!

【2】成为公务员,职业规划要长远

陈枫 男 22岁

武汉铁路局襄阳公安处线路民警

站在读研和上班的十字路口时,我选择去上班,成为一名铁路局的民警。

其实一开始,我虽然同时考研究生和公务员,但我的主要精力是集中在考研上面的。后来考研和考公务员都过了复试线的时候,我还有一点惊喜。

我考研的目标院校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不过最后以微弱的差距没能进入复试,调剂到武汉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学院。公务员报考了两个岗位,武汉铁路局襄阳公安处线路民警和武汉市公安局执法勤务岗。

陈枫的生活照。 受访者提供

目前我的选择是去武汉铁路局襄阳公安处线路上班,会在11月1日入职。其实我也想过能不能转成非全日制或者在职研究生,但是没有成功,所以近期就会办理退学手续。

将来有机会还是会有考研的打算,我自己感觉本科的学历在当今社会不是很够用,很多岗位还是会要求研究生学历。

我的朋友们会问我为什么选择工作而不是升学?我自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家庭原因;第二是觉得这份工作来得比较不容易。国考笔试通过之后,还有面试、体测、体检、政审等,这些环节也一样艰难,每一步都会有人被淘汰,我一步一步走过来,很不容易。

我觉得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都是个人选择,都是为了将来的发展。

考研,第一个方面是学历的提升,因为当下比较内卷的社会,如果没有研究生的基本学历,好一点的优秀岗位是没有敲门砖的。研究生阶段也可以去接触接触更多的人,开阔眼界。

但考公就是从自己的职业规划出发,考上了之后,基本上一生就会从事这样一个行业。我觉得还是得从长远上去规划自己,做好是否要从事这个行业的准备,不能一时头脑发热就去考。

我觉得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算是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我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大一暑假我就开始实习了,后来每个暑假都去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我记得有一次,七月顶着大太阳下乡,去一个农业基地进行田间采访。当时感觉做传统的记者很辛苦,老师也说年轻人很难忍受这个环境。所以之后我在做职业规划和选择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一行不太适合我。

我也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知道了自己适合什么。作为成功“上岸”的人,我觉得一定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结合家庭、经历和理想去规划。不要说大家都想着考研,自己也要考。考研和考公,往往会面临各种抉择,所以还是要审慎考虑,多花时间考虑,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长远规划,不能冲动。在做好选择之后就为之奋斗,不要摇摆。

【3】毕业后换了三份工作,能力过硬才有机会

橙子 男 26岁

某互联网公司员工

我毕业的时候没想过自己会在互联网公司工作。2017年,我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开始了长达8个月的酒店管理专业实习。2019年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了万豪集团,在其旗下的某个酒店工作。

这份工作我收获了很多,不仅迅速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也学会如何去运营一个团队,管理一个团队。

但酒店行业收入不高,所以我转行进入了薪资较高的教育培训行业做管理。这个行业挑战性挺大,因为员工大都是同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想以同样的目标将团队凝聚,让团队之间更有粘性,并不那么容易。但我认为自己能胜任这个岗位。

后来,“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我只能再次跳槽,来到现在的互联网公司。说实话现在的工作和我学的专业几乎没有关系了,更多的就是看个人素质和能力。在互联网公司,除了技术岗,大多管理和运营钢专业对口的都不是很多。

现在这份工作比之前都辛苦一些,需要轮班上早班和通宵班,我经常自嘲终于成为了“打工人”大队的一员。虽然我们的休息时间也很不固定,但我挺喜欢现在的工作,因为我很喜欢这个领域和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也很棒。我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向商品部门转岗。

橙子现在的工位。受访者提供

我所学的专业实践经验很重要,考研的话更适合一些打算提升学历以便向教师岗位发展的人,所以我没有考研。就目前而说,学历暂时对我在职场中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可能我看到的事实是:学历真的只有在刚毕业找工作时,很多公司为了筛选人才,会要求本科985/211或者研究生。开始工作之后,学历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了,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力。

不管身在哪里,学历如何,最终的目的都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能力过硬,老板才会给你机会。即使社会变化,自己也能以不变应万变。

个人觉得,如果自己特别热爱这个专业,考研深造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快要毕业了对自己未来的方向还是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出来要做什么,或者暂时没有好的工作岗位,我也建议先学习知识。在继续深造的同时,可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

但如果说毕业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很不错的就业机会,有自己感兴趣或者前景比较好的岗位和公司,那我就建议先工作累积经验,日后再进行深造也是可以的。

【4】考研首战失利,家人给我“二战”的底气

坤坤 男 23岁

研究生考试“二战”的备考生

我的本科是一所双非院校,考研对我来说是想要提升学历,也相当于一个避风港吧,不用早点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其次,考研是当下大部分本科毕业生的选择,为了不在未来的竞争中输掉,市场上研究生学历确实比本科学历的工资高一些。

我考研打算考上海的学校。一来是去上海可以感受大城市的生活节奏,而且上海与国际接轨,也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再者,上海有更多更好的实习与工作机会。最后,我选择这个院校的专业也与我将来想研究方向对口。

为了考研,我做了很多准备:了解上海的相关院校完成择校;了解学校的参考书目以及报录比等相关信息;找上岸的学长学姐咨询;重新学习专业课;复习公共课目知识等。

考研复习笔记。受访者提供

现在我每天都在忙着备考。由于基础差,每天都处在焦虑中,背书的时候会去学校的一座小楼的天台。晒着太阳,看着偶尔飞来的飞机,这样的场景让我很难忘。研友也给了我极大鼓励,背书烦躁时,可以互诉烦恼,相互扶持走到考研最后一天。有相互陪伴的伙伴,心里还是暖暖的。

第一次考研失利之后,我有复盘找原因:信息搜集不足、准备时间较短、自己基础差等。我朋友都觉得我只有200分的水平,但结果还是超出了预想,所以我没有失望。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总结了失败的原因,但不能全盘否定自己,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430万考研人,上岸只有100万人左右,所以“二战”的人其实蛮多,首战失利也并没有很可怕。

家人也是支持我“二战”的。一是他们觉得研究生收入更高一些,二是家里同龄的亲戚都考了研究生,会有竞争心理。所以家里给了我许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比如租房子备考等等,这也是我“二战”的底气。

在我看来,考研、考公或者去创业都是很不错的道路。虽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必要按别人的路径规划自己的人生。人总应该要有向上的心,向优秀的人看齐。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林峰 记者 肖洁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