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远的新浪潮
在戈达尔离世和特吕弗诞辰90周年的双重加持下,似乎法国新浪潮也成了难以忽略的重要考点。
当然,电影学考研考来考去,也就那么点事,法国新浪潮碰上的概率一直比较高。今年更明确,有了戈达尔与特吕弗两个焦点人物。首先,就需要厘清,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之间的关系,如果还在把左岸派盲目归类于新浪潮之中,这个分数就等于自己不要了。
再来,就是分别对他们两个人的艺术人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再加上理论化的分析,也要补点片子,至少5部起。尤其像戈达尔这种,创作生命极长的导演,要补课内容就更多。
戈达尔从影评人入行,继而开启电影拍摄生涯,是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主力干将。他的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各类影视作品,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多次获奖。
他执导的多部影片被影迷津津乐道,更被捧上神坛。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创办人亨利·朗格卢瓦在乔治·萨杜尔所编著的《世界电影史》序言中,把电影史分为“戈达尔前”和“戈达尔后”。
戈达尔在电影语言上进行了大胆革新:跳切、插入字幕卡和照片、声画错位、打乱叙事顺序等等,都成为他电影的特色,也成为后来的电影人不断模仿的对象。他曾有一句非常著名且重要的论断:“我们只破坏规则,但不建立规则。”
推荐补习影片:《精疲力尽》(1960)、《随心所欲》(1962)、《法外之徒》(1964)、《狂人皮埃罗》(1965)、《芳名卡门》(1983)、《再见语言》(2014)、《影像之书》(2018)等。
和戈达尔一样,也是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领军人物,一生共创作了25部经典佳作。在制片人中心制的好莱坞电影体系下,特吕弗首次提出了“作者论”,并发起了对电影制作技术与方法的革新,为艺术电影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特吕弗发表《法国电影的一些倾向》首倡“作者论”,提出影片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导演而非编剧,在一系列作品中坚持题材和风格的一贯特征的导演,即是自己作品的作者。
此理论还确立了一批美国导演,如希区柯克、霍华德·霍克斯等人的作者地位,与欧洲电影作者等量齐观。
“作者论”对个性的强调迎合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电影个人化创作思潮和自我表达的需要,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和西方现代派电影兴起的理论依据之一,对于鼓励艺术创新、提高导演地位、减少制片厂的干扰起到积极作用。但若单纯强调导演个性,盲目赞扬作者的一切作品,无视时代、社会、历史对作品的影响,也是一种偏颇,巴赞称之为“美学上的个人崇拜”。
推荐补习影片:《四百击》(1959)、《祖与占》(1962)、《婚姻生活》(1970)、《日以作夜》(1973)等。并需要注意,以安托万为主角拍摄了五部曲。
二、年度人物
带有诞辰纪念性质的大师,也是比较需要注意的部分,如果老师想偷懒出题,这样的题目既合适,又能让学生写到笔断。
2022年是安哲逝世10周年纪念。2012年1月25日,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在雅典拍摄电影《另一片海》时,在街边遭遇车祸,不幸离世。在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节中都对他的系列作品进行了展映。
安哲是享誉世界的希腊国宝级导演,也是深受中国影迷热爱的电影大师。
空旷的街道与荒原、疏离与悲伤的人物是他作品中鲜明的视觉形象,独树一帜的长镜头美学与非凡的时空调度,是他的作品最显著的风格特征。在主题上,他擅长从希腊神话中取材,将自己对于希腊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人民的密切关注合二为一,用暧昧、隐晦的电影语言完成表达。
推荐补习影片:《流浪艺人》(1975)、《雾中风景》(1988)、《鹳鸟踟蹰》(1991)、《尤利西斯的凝视》(1995)、《永恒和一日》(1998)、《哭泣的草原》(2004)、《时光之尘》(2008)等。
除了安哲外,大家的老朋友阿伦·雷乃、塔可夫斯基也迎来了整数年诞辰。
中国电影史部分,史东山、崔嵬、李萍倩几位大佬都迎来了诞辰。
今年是崔嵬诞辰110周年纪念,作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代表人物,同他的性格相似,崔嵬导演的故事片粗狂奔放、浓郁炽烈。
他主演的角色,也戏如其人,充满激情、爱憎分明,但粗中有细,充满生活气息。对于表演,崔嵬曾说过:“激情是创作的生命”,赵丹曾称赞他的表演“得天独厚”、“可遇而不可求”,具有“中国气派”。
在故事片之外,崔嵬也导演了数部戏曲片,既符合戏曲音乐的节奏,又具备电影的时空特征,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他注意镜头表现力与戏曲节奏的结合,戏曲假定性与电影纪实性的结合,情景交融,追求诗的意境。夏衍认为,后来的戏曲片没有一部能超越《杨门女将》。
导演代表作品:《青春之歌》(1959)、《杨门女将》(1960)、《野猪林》(1962)、《穆桂英大战洪州》(1963)、《小兵张嘎》(1963)等;
演员代表作品:《宋景诗》(1955)、《老兵新传》(1959)、《红旗谱》(1960)等。
李萍倩与史东山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公号上配合宣传影展,都有较为详细的文章。
第四代著名女导演黄蜀芹今年离世,她的《人·鬼·情》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影片,也很有可能出现在考试中。我们去年也将第四代导演群体列入重要考点范畴《考研必看 | 被遗忘的时光》,可作为背景参考。尤其这一年来,多个女导演国际获奖,需要考虑一下女导演创作问题。
秦怡与金迪的离世,也许会涉及“22大明星”相关考点,但明星学向来不是国内电影学研究的重点。
三、新主流电影
新主流电影始终是我们这两年强调的考点,去年就有文章《考研必看 | 主旋律电影大考年》。
最早提出“主旋律电影”的概念,是在1992年之后的市场化时期。
针对八十年代电影市场和社会思潮出现的新的矛盾和挑战,以及极具星期的娱乐片大潮,为了坚持全面贯彻“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而在创作指导思想上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并作为每年总结和安排影片生产、端正创作思想的指导方针。
它的提出,有力推动了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也推动了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现实题材影片的创作。
然而,今天的“主旋律电影”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与商业类型结合、采用实力演员与流量明星出演,以及题材的多元化等等,都值得关注。
而现在也特别强调高峰作品的出现。
要有高峰,肯定必先落地。高峰的底盘,是庞大而热情的集体,是庞大而热情的创作者集体。高峰作品应当是由集体的智慧“碰撞”得来的。高峰的底盘,不仅有创作者,更存在着庞大电影观众群体。
作为创作者,要创造高峰,就需要先“下生活”、“到人民中去”,需要有“烟火气”。戏剧的核心就是“人”,是关于人的哲学思考,电影亦承载着这样的思考。贴近“人”、表现“人”、思考“人”,让大写的“人”在电影中站稳脚跟。
更应当重视表现普通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现实中的小人物,却是电影中的被表现者与主人公——这是电影之所以具备人民性的一个层次。
在一些学术论坛上,不少老师、学者都提到了《乌鸦与麻雀》,电影创作者从影片聚焦的群像身上挖掘出了人性的闪光。即便当时创作者的技术依旧朴素,但难能可贵的是保存了一份贴近群众的真诚与坦率,做到了真正的“下生活”。或许,这样极度“落地”的作品,正是如今我们所希冀见到的“高峰”电影。
若想要成为“高峰”,除了需要“落地”之外,还需要经历通过时间的检验。高峰作品必然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愈发表现出人文价值、艺术价值”。
以2022年来说,《人生大事》可能是最为贴合的一个案例,需要格外注意这部影片。
另也需要多注意,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一些新理论出现。
而这些理论,最后落地的体现,就是奖项。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简称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周恩来总理特地指明举办的电影大奖。百花奖又称观众奖,因为它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百花奖之所以命名为“百花”,是为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它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观众基础的电影大奖。奖杯为铜质镀金花神。
从1992年起,中国电影金鸡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双奖颁奖活动,改办为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今年的科幻电影《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明日战记》,加上即将上演的《流浪地球2》,也许会出现对中国科幻电影再讨论的题目。
另外影视教育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考点范畴。像是今年北影节的影视教育论坛上,王海洲老师数次提到的观点:一,夯实人文基础,即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优秀文明,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所擅长的技术表达;二,开拓社会视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把握生活;三,跟踪前沿技术,方能承担生产任务;四,创新艺术表达:鼓励学生进行造型语言探索,为中国电影的升级换代提供新鲜力量。
其中,王海洲教授提出的“认识生活”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两点也被其他老师在发言中反复强调。
四、百年影片
今年也是不少影片的纪念年份。
较为重要的,如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中国电影《劳工之爱情》(1922),《教父》(1972),《茶馆》(1982)。
中国院线制改革20年,想来在电影院岌岌可危的这一年,也是重要的鼓舞士气的考点了。第三代核心领导人的与世长辞,也许会让老师们想起分账大片历史问题。
还有香港回归25周年,以及金像奖40周年,可多注意合拍片问题。
明星公司成立100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点,电影公司史是非常复杂,但又越发重要的一个研究要点。尤其需要厘清,张石川和郑正秋的对比异同,喧闹派与冷峻派两条电影路线的进程。以及明星公司和早期电影杂志、电影理论的关系。
我们在这里想要特别提及一下的,是中国儿童电影百年,也是从1922年拍摄的影片《顽童》算起。儿童电影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型,跨度又极大,可以是动画,也可以是真人电影,如果作为一个论述题出现,可能会写死不少同学。这也让我想到一个经典老题,喜剧的社会功能。
另外,今年因为顺利举办冬奥会,以及世界杯的正在进行,也许体育电影还会是考点范畴,可参考去年文章《考研必看 | 奥运会也能改变电影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考试没有捷径。最后,祝大家,考出水平,考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