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三部门明确,考研可设置核酸阳性考场,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无数呼吁“研考延期”的考生们彻底“死心了“。
教育、卫健、疾控等三部门发布信息称,就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全力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工作目标。更重要的是,今日准考证打印正式开通。
三部门发布的关键信息主要有二:一是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二是可设置阴性、阳性考场。当然“具体方案由属地自行确定”、“由属地自行制定赴考等保障措施并组织实施”。
这显然又是一个现实操作中极为难以实现的要求。准考证上已经明确了考场、考号暂且不论,在病毒几乎“畅通无阻”于全国各地狂奔突进、海量考生“动态阴阳”的现实面前,“阴阳考场”的设置大概率最终只会停留在纸面之上。
网红名师张雪峰曾激励参加研考的考生说:“你一定能考上,因为学习是你这辈子遇见的最简单的事情”。然而对于这一届考生却未必如此,尽管报名参考人数未最终公布,但多地公布的人数多比去年有增长,有机构预测今年报名考生大概会有500万之众。
这届考生不但要和不计其数的“竞争对手”比拼,还要随着“跌宕起伏”的时局尽情摇摆。在这个旧秩序已经土崩瓦解、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的混沌转折期,很多人已经经历了长时间封控、“自愿”离校返乡、无处可去、辗转漂泊等桩桩件件足够磨砺心智的考验。
500万考生除了适应大环境、勇斗竞争对手之外,还要和自己的身体搏斗。10天之后,会有为数不少的“人均38.5度”的同学,忍着高热、疼痛、困倦在试卷上奋笔疾书。
有考生已经苦中作乐的调侃,距离考试还有10天,其实可以选择尽快感染。
“哈工大疑似泄题”更是撩拨着本就“情绪满满”考生们的神经。昨晚一位自称哈工大研考志愿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那则为考研党们加油的博文中,有几张照片引发关注并很快掀起轩然大波。
照片中桌子上堆满标有“机密”的考研试卷袋,一张照片中试卷袋未被封住,另一张的信封则被封了起来了。“泄题了?”的疑问顺理成章,再引申下去,顶级高校尚且如此,“研究生考试还有何公平可言?”
好在哈工大火速回应:“该志愿者工作是在自命题空信封上粘贴条形码,全程不能接触到试卷。”同时,他们声明拟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没过多长时间,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亦发通报,确认微博发布者为哈工大在读博士,参与试题封装前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全程不接触试题,不存在试题失泄密。
在包括“国考”在内很多考试延期的情况下,今年的研考应该是国家“逐渐回归正常生活”之后的第一场大考。对于这个“聚集性重大活动”,考生忧心忡忡,组织者也不会轻松,实现各类考生“应考尽考”绝非易事。
以去年浙江省为例,15.8万名考生光试卷就有12000多种。研考有其特殊之处,政治、数学、英语等统考科目试卷类型一致,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专业课考题,由高校自主命制,类目类型成百上千。
浙江去年试点探索了“异地借考”,便利了400多名考生,显然仅他们的试卷按时、准确、保密发放到手,实操中就是一项浩瀚工程。浙江在原先90个考点基础上新增了96个考点、400多个特殊考场,考点数量翻倍。今年是全国首次大规模“就近借考”,各地组织难度不言而喻。
10天后500万考生将走进这场为期三天的人生大考。这注定是一场“最热”的考试,无论是否能“逆天改命”,显然他们都会记住这一天。
研究生考试将设置核酸阴性考场,核酸阳性考场。教育部等3部门今天就研究生考试的防疫,提出了要求:除考生全程佩戴口罩等外,所有考生与考务人员“应检尽检”,并根据核酸检测情况,“科学精准对考生群体分类,按照“一类一策”组考模式,根据防疫要求科学划定考试区域和专用通道,结合实际可有针对性设置核酸阴性考场、核酸阳性考场以及用于体温异常等突发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考场等”。
也就是说,为平安考试,应考尽考,这次明确提出了“应检尽检”,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核酸阴性考场”,“核酸阳性考场”,以及其他突发情况考场。
显然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在正常推进研究生考试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大规模聚集导致的疫情传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