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国际政治
https://si1.go2yd.com/get-image/0h3pl55iGEC;format:;title:" type="image">
一、关于择校
l 为什么选择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前身政治学系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高等院校在恢复政治学学科后建立的第一个政治学系。政治学类全国排名靠前,学科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硬实力毋庸置疑。本人作为跨考生,在起初选择目标院校时,通过比对各个学校综合实力、专业实力、题目难度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最终选择了吉林大学。在院校选择方面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然而一旦作出决定,切忌反复更换院校及专业,不同学校之间题目特点、难度差异较大,重新制定复习计划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
l 考情分析
题目方面难度适中,对考生较为友好,可以说性价比非常高。近年分数线及录取情况在官网可以查询,在参考书方面21年进行了改革,考察范围增加了法理学,总体难度与之前相差并不大。但是在考研队伍人数剧增的当下总体竞争会更为激烈。
二、关于初试
l 公共课
首先是政治。
近年来政治学科的难度可以说肉眼可见地在增加,国内国际时政新闻及热点问题的丰富程度相较于过去大幅提升。同时,随着政治学科教辅行业的井喷式发展以及辅导资料获取的相对便捷导致考生群体对于政治学科的理解也在不断提高,70、80分已经不再少见。如果想取得一个较高的分数的话还是需要下一些功夫的。我是六月中旬左右开始复习,基础知识主要看的是徐涛老师的网课,通俗易懂,辅导资料方面各有千秋,这里不一一赘述,觉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重要的是要吃透一本而不是把市面上的都买个遍,在精不在多。选择部分是得分的主要环节,在刷题过程中不必过分纠结一些难题,有错误说明知识体系存在漏洞,目的是掌握知识点。大题部分12月可以开始背诵《肖四》,但“背”不可过于死板,不能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要将题目考察的内容理解透彻,不能换一个问法不会答了,要知道在考试中是不可能出现完全一模一样的你背过的原题的,即使在考试中没出现你背过的题也不要紧张,将材料内容进行适当加工同样能得到可观的分数。复习阶段的时间安排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自身情况,如果基础较薄弱建议提早复习,但是也要合理规划,不可耽误过多时间进而影响到专业课的复习。
其次是英语。
英语是一个令许多人头疼的科目,它不同于其他科目,考察的是你掌握的词汇量和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语感。没有长期的积累而指望在短期内通过“突击”取得较高分数的想法不现实。至于单词和阅读方面的训练,我认为讲求一个持之以恒,需要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背诵和练习,背单词一般选择头脑清醒的清晨或能够加深印象的睡前,效果会更好。阅读方面我的建议是每天至少练习一篇,目的在于形成和保持所谓的语感,即一看到问题,心里就有大致的答案,这样选择出来的答案基本上不会错,原因就在于你把这篇文章读“懂”了。除了保持阅读的“量”以外,阅读的“质”同样要引起重视,也就是要把题目吃透,知道自己因为什么错的,不分析错题原因就直接做下一篇等于白做,同类型的问题下回还错。我的方法是,每道题的答案都要在文章中画出出处,并标注错题原因,将错误的原因进行总结并不定期地回顾,长期坚持下来,无论是你的词汇量还是语感都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在复习阶段的时间安排上,背单词和做阅读建议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主观部分的翻译和写作可以后期开始,但也不宜过晚,九月份后也要开始有针对性地练习。英语是一个非常注重基础的学科,复习的时长和强度同样需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但同样需要合理规划,不可顾此失彼。
l 专业课
专业课考察范围在21年进行了一个较大的变动,把专业课一改为《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法治理论)》,新增了法理学方面的内容,专业课二则变为《国际政治学与当代国际关系》,参考书去掉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并将国际政治学概论方面的内容合并进来(参考书为《国际政治学》)。题目考察的风格习惯和形式则没有变化太多,所以我认为不必为此紧张。下面从复习方法和时间节点的安排两个方面来说一下。
首先来说复习方法。
从专业课题目我们可以看到,题目类型全部都是主观题,也就是说全部需要背诵。看到大量要背诵的内容,克服心理上恐惧是关键。考研的最终赢家之所以只有少数人,原因之一在于其拥有更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完所有的准备工作后,我们需要整理我们各科一直用到最后的笔记。在整理过程中,我是先把书阅读一遍,对整本书考察的知识点及难易程度有一个大概的认知,笔记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整理也可以直接借鉴他人的经验,但是我强烈建议自己亲手写一遍,以加深印象。笔记首次整理要详细,以便后期使用过程中的查找。在整理完笔记后的一个重要工作便是制定背诵的计划,可以按照科目顺序背也可以多个科目同时进行,看个人习惯。重要之处在于合理划分每个时间段背诵的量,在初步制定计划后试用一段时间,如果觉得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量力而行。在背诵初期感到吃力是很正常的,而且见效很慢,不必心急,从陌生到流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到达一定的临界点后,背诵的效果自然能够呈现出来。然而仅仅背诵书上的知识并不能覆盖所有的考试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日常的积累。国际政治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积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新闻节目、公众号、论文、专著等等。在接触到新知识后及时进行整理(注意要用自己的话),这样就能够灵活运用到答题中。到后期阶段,背诵也已经进行若干轮后,需要通过分析真题,把握出题的偏好和趋势,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复习,分清主次,对特别重要的内容需要经常巩固加深印象,不是特别重要的则可以降低复习频率,从而尽可能地有效利用有限的复习时间。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再来说说时间节点。
在开始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之前,我认为应该首先考虑清楚以下两个问题:自己对这两门科目的掌握程度如何?自己对这两门成绩的心理预期?这两个问题想清楚后,许多工作就可以开始进行了。如果你基础不是特别薄弱的话,进度安排的自由度相对就高一些。但如果你之前并没有或很少接触过某一科目,那么我建议你尽可能地将复习时间提前。许多人听信学长学姐的“专业课不用复习太早”而忽视了彼此实力之间的差距,从而贻误复习时机,导致后期才发现自己背不完。在我看来,复习时间从来就不存在早晚一说,你觉得还早的时候殊不知别人可能已经进行了一轮了,正所谓考研如同在黑屋子里面洗衣服,谁洗的真正干净要等到考试那天才知道,不考虑自身情况而盲目套用他人复习进度是不明智的。下面我简单说下自己的进度安排作为参考:3-5月:准备+熟悉教材;6-7月:整理笔记;8-12月:进行循序渐进的背诵。在后期也就是11-12月,每日复习的时长和强度也有所提升,可以说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这里我建议大家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机械性地“打卡”式追求每日复习的高时长不可取,要对自己的效率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实际上一天能够真正利用的有效学习时间我认为不超过十小时,8-10小时如果能够做到全神贯注已经是绰绰有余,不必一直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造成身体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消耗,偶尔也需要停下来缓缓,给自己一些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但要注意张弛有度。
三、复试经验
如果已经进入到复试阶段,那么恭喜,你的一只脚已经迈入研究生大门。这个阶段的竞争虽然没有初试那么残酷,但是同样是存在被淘汰的风险的,需要我们根据参考书目进行认真准备。复试的考察方式较为灵活,采取问答的形式,在疫情期间复试通过线上进行,这也是对我们的临场反应和表达能力的一个检测,关键是要克服紧张的心理。其次就是要注意一些复试当天的仪容仪表和设备调试等方面的要求。
四、建议与鼓励
考研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较量,更是意志力与心态方面的比拼。我认为考研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在考研过程中,你可能会因为种种因素而产生胆怯甚至是怀疑、否定自己的想法,一度想打退堂鼓。产生这种焦虑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应对,适度的焦虑能够激励我们,而过度的焦虑则可能会压垮我们。因此在复习期间也要十分重视对焦虑的缓解,从而克服自己心理上的障碍,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与水平。最后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够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经验贴为新祥旭考研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