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内蒙古大学考研-马毓泉: 草原之路

[复制链接]
[db:作者] 发表于 2023-1-23 16: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计划、有重点的科研工作阶段
  从1958年底到1959年10月建校2周年前夕,我校在认真总结前一段科学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进入一个有计划、有重点开展科研工作的阶段。    这一阶段工作的特点,首先是选择正确方向,结合自治区经济建设的实际,确定各专业的科研方向,实行重点突破。其次是为了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完成,广泛组织师生,集中用较长的一段时间进行科研工作。第三是广泛开展协作,校内单位之间,以及校内单位与校外各研究单位积极开展协作攻关。
内容发布【小白杨内大考研真题辅导】
专注内蒙古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关注我们获得内大免费真题及报考资讯
作者简介
  马毓泉,汉族,1916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在北大任教时,考取北大在职研究生,1950年毕业。1958年春到内蒙古大学生物系任教。

草原之路       ——马毓泉
  内蒙古大学建校整整40年了。40年对一个大学来说,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对一个人来说,40年,却不算短暂,是何等重要和值得回忆。我的生命和脉搏,我的事业和自我修养都随着内蒙古大学的成长而完善。
  记得那是1957年春季某日,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张景钺教授召集全系教师大会,主题是我国将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内蒙古大学,校址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派员来聘请北大自愿支边的教师,并请支边者签名。听讲后众人热情很高,很多人表示愿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事业做贡献,我也响应号召签了名。暑假前系领导公布了第一批支边的教师名单,我是其中之一。因为我讲的课尚未结束。只能推迟半年前往。
  1958年春,我离开北大到内大报到,报到后第一件事就是探望我的老师李继桐教授。那时他半身不遂在家养病,他见到我非常高兴,并说:“内大真需要你,你的任务是‘团结同志采集全区植物与编写《内蒙古植物志》’。”我在北大的第一个签名和在内大听李老真切期望的一句话,奠定了我后半生40年的路,《内蒙古植物志》这项重要与艰巨的任务,一直是我40年来的奋斗目标。


内蒙古大学校领导看望马毓泉教授(左)和其夫人冯兰英(右)

  1959年春季,正式拉开了内蒙古自治区植物普查采集的序幕,这项工作由内蒙古科委领导,组织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分工合作。我校承担锡林郭勒盟全盟的普查,生物系有6位教师和9位学生参加了锡盟第一次大规模的植物采集。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草原的中心和主体,也是面积最大的一片完整的草原,成为最著名的天然牧场,点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还有雪白的羊群,天上是蓝天和白云,这特殊与美丽的景观,把我们的心都紧紧地扣住了,大家感到为了揭开草原的秘密而工作是值得的。草原上每天都气候变化无常,有时候阳光明媚,有时候是狂风暴雨。因为草原上无处避雨,雷阵雨来时太大太猛,穿了雨衣也无用,常被淋成落汤鸡,再加上狂风猛吹,寒气透骨,考察队员们不怕雨,不怕风,克服种种困难,继续大踏步前进。
  1960——1962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饭都吃不饱,多少人因营养不良而浮肿。我们每人带上两个窝头和一壶凉开水爬上3500米高的贺兰山,爬到快3000米时,大家腹中饥饿,两腿酸痛,眼冒金星,硬是咬着牙,登上了山顶,采到了大量珍贵的标本。就这样,近20年来我们走遍了内蒙古的森林、草原与荒漠。我们付出了宝贵的年华,得到的是数以万计的植物标本,它是揭开内蒙古植物宝库的科学依据,现在每当我进入亲自建立的植物标本馆,抚摸着自己亲手采集、鉴定与整理的标本时,感到无限的高兴,并且不由得想起采集者度过的年年岁岁。
  我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有些早期的学生也已退休了,我还有多少精力去工作呢?至今我每天到植物标本馆去看看,有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比老师更有作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奉献,这是我的最大愿望。
选自:内蒙古大学建校四十周年纪念文集《珠光湖韵》写于1997年
内容发布【小白杨内大考研真题辅导】
专注内蒙古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关注我们获得内大免费真题及报考资讯
最后别忘了到沪学网免费下载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