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内蒙古大学考研-「 往日时光」宋寀宸:战斗在包钢建设工地

[复制链接]
[db:作者] 发表于 2023-1-26 16: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斗在包钢建设工地 —— 宋寀宸
内容发布【小白杨内大考研真题辅导】
专注内蒙古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关注我们获得内大免费真题及报考资讯
1958年,全国亿万人民响应毛主席为生产1070万吨钢铁而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大炼钢铁运动中。9月末,学校党委为支援包钢建设,组织了全校57、58两个年级的部分同学和新由全国各高等院校分配来的年轻教师共114人的钢铁突击队。学校党委指派我为突击队的党支部书记兼队长,由外语教研室土家族年轻教师丁士超同志和学生会主席、蒙语专业的钢卓力克同学任副队长,于9月27日开赴包钢建设基地。

1987.5 内蒙古大学历史系教职工到包钢参观
初到包头的几天,我们住在昆区为包钢职工新建的宿舍,吃饭是在职工食堂,每天早晨迎着晨曦,列队步行约5公里,到一号高炉参加回填土的劳动;每晚是肩负落日的余晖返回住地。大家精力充沛,遵守纪律,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的师生集体。前一个月时间,我们的主要劳动任务是1号高炉和5号水泵房进行回填土,后一周多时间,是为小包钢的矿石粉碎机运送矿石,劳动强度很大。回填土时,全队分做两组,一组担土,一组装土,每隔半小时相互轮换一次。有的同学一人担两个土筐,有的是两个人合抬一个大土筐,距取土的地方约50多米远。抬矿石的距离则更远些。年轻的男女师生,在工地上往返飞奔,每大土筐有100余公斤,有的还要在大筐上再加上一个筐,忘我的劳动,热情的鼓励,汗水渗透了背心,面颊和臂膀晒得赫红,相互挑战比试,工地上只能听到飞奔的脚步声和扁担与土筐的吱吱声。师生们不叫苦,不叫累,每当劳动间歇,欢笑声,嬉闹声,总回荡在工地上,充满了异常欢快与和谐的气氛。为争取一号高炉早日建成,有时则要挑灯夜战。每当夕阳落山,华灯初上的时候,遥看建设工地,灯光隐若,恰似繁星点点;电焊工在高空作业,又像流星在太空中闪烁;推土机马达的轰鸣声,如远处的隐隐雷鸣。夜晚紧张而繁忙的建设工地生龙活虎、热火朝天。在紧张的劳动期间,为了向突击队全体师生进行 爱国主义与爱护国家财产的思想教育,利用劳动休整时间,在大厂房驻地,请包钢建设工地党委出面,邀请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鞍钢劳动英雄、孟泰师傅的战友老于同志,给我们介绍孟泰师傅率领工人兄弟在鞍山解放时护厂的感人事迹。孟泰师傅在伪满洲国时期,即在鞍钢劳动,是苦大仇恨 、家境困难的一位老工人。东北解放时,为防止敌人破坏厂房和设备,主动组织部分老工人连夜值班保护工厂。1948年鞍山解放后,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响应钢厂党委的号召,积极恢复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建国后,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孟泰师傅得到了新生,在生产和技术革新中做出来了突出的贡献,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是全国钢铁战线上知名的标兵。老于师傅由鞍钢调来内蒙古支援包钢建设,也是劳动积极,处处发挥老工人的传统作风,是包钢建设中的模范工人。
通过于师傅对孟泰同志和他本人模范事迹的介绍,使突击队对的师生对工人阶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厂为家的主人翁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受到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在劳动中更加积极。在40余天的时间里,共完成回填土约10万立方,抬矿石约4000吨,较好的完成了支援包钢建设的劳动任务,受到包钢建设工地党组织与工人群众的好评。11月10日,钢铁突击队的114名师生高举“感谢内蒙古大学师生支援包钢建设”的锦旗返回了学校。
作者简介
宋寀宸 汉族 1926年生,2010年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而离世。辽宁省铁岭市人。1952年东北教育学院毕业。1956年调内大教务处工作。1979年起任教务长、副校长、顾问。1984年调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人党组书记、副校长。1988年离休。
内容发布【小白杨内大考研真题辅导】
专注内蒙古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关注我们获得内大免费真题及报考资讯
最后别忘了到沪学网免费下载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