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内蒙古大学考研 - 坚硬的磐石

[复制链接]
[db:作者] 发表于 2023-2-3 19: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者按

在内大,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历经光阴的流逝,头发也已被岁月吹的花白,但却依然精神矍铄。是的,他们就是内大的老教师。他们是内大的缔造者,也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伟人。当年风华正茂的他们带着希望与责任来到了内大,来到了边疆。严谨的态度与青春的活力就这样在这片土地扎下了根。六十年风云聚散,一甲子砥砺前行,跨越时光的印记老教师们的这些传统也被传承了下来。当今天的我们再去回看那些往事时,那种穿越时光的震撼力依然会我们震撼我们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回忆之作—《坚硬的磐石-记内蒙古大学建校元老王志荣》
坚硬的磐石
——记内蒙古大学建校元老王志荣
内容发布【小白杨内大考研真题辅导】
专注内蒙古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关注我们获得内大免费真题及报考资讯 王斌
1
序言

由于王老师过于忙碌,通过电话相约的采访一直没有成行,在屡次约见未果之后,4月19日这天,我抱着侥幸的心理在王老师屋外漫无目的踱步期待着能有偶遇。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机缘,王老师出屋送客,见到了我这个“陌生人”,于是终于有了一次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交谈。
王老师虽年近耄耋,但精神硕砾,说话声音略显沙哑,中气甚足。王老师居住的房子是学校在1957年专门为教授设计建造的当时条件最好的住宅楼,这样的房子共有四幢,现如今,其中有一栋已经成为内蒙古大学校史馆。王老师家门前的小院干净整洁,墙角处一树繁盛的桃花含苞待放,显得春意勃发。走进王老师家的客厅,一台老式彩电正在播放着京剧,北墙下两个朴素的弹簧单人沙发,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奋斗故事,散发着一种久远而温馨的感觉,顺着王老师的思绪,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王志荣,男,汉族,1934年2月出生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葛渔城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专业高级研修班。1951年来到了绥远省民族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教育干事、组织干事和校长办公室秘书:1956年12月--1983年2月,先后担任内蒙古大学人事处干事、党委办公室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社教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学报编辑部主任、物理系和中文系党总支书记;1983年2月起, 担任内蒙古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
出生寒门 历经磨难
王志荣在年幼时候饱受了贫穷和战争带来的痛苦,曾祖父因为躲避灾荒,用柳条编成筐子挑着他的爷爷和全部家当从山东逃荒到了河北,直到父亲这一辈,祖宗三代都是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他和哥哥们从小就在饥寒中度日。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的爹娘给别人当长工、做佣人;大哥和二哥十几岁开始扛长工、打短工;三哥10岁就跟上父亲到外村当泥瓦工;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他也要做一些轻微的劳动,尽管己经进入了不要钱的“洋学堂”,可最终还是因为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而辍学了,在家跟着大人们干农活。1938年5月20日,日寇在葛渔城镇制造了惨案:一天之内杀害了76人,烧掉200多间房屋,抢走了无以数计的财物,他在母亲怀抱里目睹了日寇肆意妄为地实施暴行,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这一年,他刚刚四岁。
好不容易日寇投降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拉锯地区的斗争十分残酷 夜间是共产党,白天是国民党。听到枪声就外逃,过的是惊弓之鸟一般的生活。在这样的日子里,忠厚老实的父亲被国民党士兵枪杀,二哥被抓了壮丁,贫苦的家庭雪上加霜,饥寒交迫、兵荒马乱、杀人抓人、无法生活的惨状给童年的王志荣打下了难以忘记的烙印。

3
接受教育 改变命运
1948年冬天,天津解放了,分到粮食,土地和房屋之后,王志荣和同学一同报考了绥远省民族干部学校,获到了重回学校学习的宝贵机会。绥远省民族干部学校是一所为了培养革命干部,解决干部短缺问题而经《政务院》批准建立的学校,由省领导奎璧兼任校长。
在民干校期间, 王志荣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从猴子怎么变成人直至五种社会形态的社会发展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理论教育,中国革命史教育,使得王志荣树立了先进的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认识了中国社会阶级状况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弄清了革命的对象,了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体现毛泽东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理论与策略、经验与教训,为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树立一辈子为建设边疆竭诚服务的志向和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底,蒙绥合并,内蒙古行政干部学校与绥远省行政于部学校、民族干部学校合并成为了内蒙古行政干部学校,王志荣被分配到了这所学校附属干部文化学校组织处,做人事、党务秘书,并负责共青团的工作,担任书记。
由于工作做的好,1956年下半年,经过区党委组织部的批准,王志荣被选送去中央党校继续学习深造,时隔不久,时任校长马瀚三亲自找到了王志荣, 通知他取消到中央党校学习的计划,, 转而到内蒙古大学筹备委员会人事处报到,拟担任内蒙古大学学生科科长。面对这样的“变故”,王志荣服从组织决定,来到了内蒙古大学筹备委员会,从此开始了三十一年的辛勤耕耘,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4
肩负重任 恪尽职守
内蒙古大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在建校元老们的共同努力下,从1955年提出筹备建立到1957年10月14日举行建校典礼,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内大也因此成为了建校速度最快的一所大学,老一辈人付出的汗水不言而喻。
王志荣在人事处分工负责调配教职工、招录和培训教学辅助人员以及建立人事管理制度和教职工的政治审查。在起初的一段时间,长时间住在北京什锦花园内的内蒙古驻京办事处。每天到高教部与人事部干部科的同志一起联系催办各兄弟院校落实支援内大教师任务;也曾陪同勇夫副校长直接跑到北京工业学院和天津南开大学请郑愈教授、张清常教授早日启程到内大物理系、中文系主持工作。为配备教学实验技术人员、图书管理员,资料员,学校先后两次招录高中毕业生以及少量初中毕业生到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培训,他几次到三所高校协调解决培训中的实际问题; 为解决后勤人员问题还曾代表学校与自治区农牧厅多次协调,从托训学校调配10几位烹饪师傅。
到1957年10月,内大共调配教师、干部和员工339人,教授、讲师、助教158人,外籍教师2人,实验员、图书资料员等教学辅助人员56人,行政党务干部和后勤人员123人,从而保证了学校的如期开学。
在学校筹备建设步入正轨之后,在上级指示大力培养青年干的情况下,王志荣得到了一个深造的机会: 他收到了内大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可是对于理论学习有着浓厚兴趣的他放弃了这次机会,毅然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列主义基础专业研究生,但事与愿违,虽然考试成绩很好,仅仅因为没有大学学历,校方只同意他在人大哲学系读五年制的本科。这种只看学历不看水平的做法引起了内大党委书记的不满,并决定送他到内蒙古党校马列教师师资班读书。
在这次学习期间,他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自己,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中规定的各个方面; 认真研读了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和《毛泽东选集》,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理论,由于学习刻苦成绩突出, 他被评选为全校学习模范和学习模范中的五个标兵之一,这样的学生在毕业时自然引起了各个学校的争抢,内大自然不甘人后。于是,在毕业时, 他被内大拟留在马列室任教。

5
动荡时期 坚守原则

王志荣学成归来,这时候的他能够根据社教大会发言的相关要求,可以出口成章,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富有新意的文章。学得了一身本领,重新回到工作中的他正打算一展身手,让人遗憾的是,由于主管社教的领导人以为“以阶级斗争为纲”还不够,而提出了“以敌我斗争为纲”以及“小白脸不革命,穿西服的是特务”等极左口号,在文科以个别教师在学习讨论会上发表的言论看法为依据开展批判修正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在理科开展打“新兴俱乐部”和“酒吧间”等小集团,给一些教师戴上了政治帽子。严重干扰了社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建校以来来之不易的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在1965年10月,大学教师和学生倾巢而出,参加“四清”(又称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接受教育的形势下内蒙古大学大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在于北辰副校长的带领下,去土默特左旗参加“四清”运动,这时候的王志荣带领数学系、生物系部分教师和学生在哈素公社参加“四清”,担任工作分团的副政委、政治部主任和工作队队长,在他掌握工作支配权的情况下,坚持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盲从,凡事经过自己脑袋的分析。这样的情况下,“四清”工作团团长曾几次提醒他注意右倾,甚至明确指示要给村干部们压力,让干部站在社员群众面前弯着腰交待问题。为此,有的教师和学生也为他捏一把汗。但是他坚持对村干部进行反复深入的政策教育,在启发干部自觉性的基础上,在绝大多数干部知道自身问题包不住也没有必要包的思想状态下,让干部向群众自我交待问题,结果自我交待问题占全部问题的98%,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了,问题弄清了,村干部没有受到伤害,群众也受到了教育。
现如今,30多年过去了, 王志荣常常与当年的村干部和老乡来回走动。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还常常觉得为百姓架设电线解决生产动力和照明电,打机井解决几万亩水浇地等所干的实事而感到欣慰。可这样的坚持是不容易的,从“四清”工作团奉命返回呼和浩特市整训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由于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义、坚持马列主义原理原则,几乎一直挨整,皮肉之苦是少不了的,曾几乎被活活打死。


6
工作成就 铺路基石
1977年起,王志荣开始负责筹建学报编辑部和学校印刷厂,在一年多时间里把印刷厂建设成为设备基本齐全,能满足学校印刷任务的厂子,并在完成学校各项印刷任务的情况下,还能创收几万元。同时,把蒙汉两种文字的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三个版本的内蒙古大学的学报搞起来了,并在当年出版了二十几期。在全国高校学报变成了大批判刊物的情况下,他硬是顶着压力坚持每期发表学术文章,体现学术刊物特性,有些研究成果的发表成为有长远意义的闪光之作。例如,由历史系王先恒教授翻译的《共产主义同盟章程草案》即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章程的刊登发表,填补了国家研究工人阶级政党资料的空白;在全国没有契丹文字字模的情况下费尽周折跑到北京制作铜质字模,创造一切印刷条件,把一项具有国际影响的契丹文研究成果抢在日本、匈牙利之前以内大学报增刊形式发表,为此,全国主要报刊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做了相关报道和向国内外进行了宣传。
在物理系担任党总支书记的时候承担起拨乱反正重建物理系的任务他清理了内大“社教”和“文革”中造成的种种问题,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统一全系教职工思想,否定“文革”中的所谓“两个估计改变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搞阶级斗争扩大化所造成的后果,克服极左思想影响,清除林彪“四人帮”流毒: 重建和恢复党组织及党的生活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应起的堡垒作用和党员在拨乱反正重建物理系中的模范作用。通过学习相关政策、规定彻底平反了教职工中的冤假错案,解除了人们长期背着的政治包袱:确立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办系指导思想,纠正了以生产为中心、以产品带教学、以生产车间替带教研室作为组织教学基本单位的指导思想,作出了重组教研室和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在组织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作用的决定,作出了加强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和充分发挥老教师作用以及老教师全部到教学第一线担任讲课任务,确保教学高质量的决定健全共青团组织抽调留校生中思想政治品质强、有实干精神的党员担任团总支书记,加强对教职工团支部和学生团支部工作,通过抓团的组织生活、开展团课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学生会的班会活动,加强了对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得关心国家大事精神、刻苦学习精神、团结互助精神、维护和争创集体荣誉的精神成了全系精神风貌的特点;使得物理系在几年内争得和保持了全校体育运动会冠军,保持了群体晨练的全校第一,保持学风刻苦、成绩优良以及学生团结向上的政治风气。以77级为例,全班46名学生成绩优良以上的占50%以上,毕业时考取国内研究生13名,留校任教10人,毕业论文达到较高水平;研究生论文答辩全部通过。
由于积极为科研创造条件,在固体物理、高能天体物理、基本粒子、半导体器件、太阳能、导电半导体、激光、生物物理以及结合教学研究编写教材等多个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全国科技大会奖两次,内蒙古科技奖三次,每年论文发表20-30篇。其中在全国一级期刊上发表的占2/3,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五次,国内学术会议十数次,在这样的成果面前他得到了全系教职工的高度评价。1983年2月8日,王志荣被正式任命为内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分管校长办公室、体育卫生办公室、保卫处、总务、财务、图书馆、体育教研室等七个处室的工作。在岗期间,他按照学校总体要求,把那时候被媒体评为“脏乱差”的内大建设成为先进的文明单位并多次受到表扬,从而为全校师生创建了一个适合教与学的良好环境,温暖了全校师生的心。


7
人生感悟 指引后辈
在1952年开始到1964年之间,王志荣始终坚持每天从晚上七点至凌晨十二点,有时甚至到后半夜两三点,他都坚持看书学习,甚至在国家困难时期、整天只吃高梁面、窝窝团、腿脚浮肿,身患荨麻疹的情况下,他都雷打不动的坚持着。
回首往事,正是出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才能保证在风雨之中屹立不倒,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他告诫后人:做人,做高尚的人,是经受考验,抵制错误行径、获得进步提高的基本条件。他坚信: 坚持向书本学习,是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休戚荣誉、品德优劣,总要在经历的事情上面留下鲜明的印记。它也仿佛在告诫着人们不要违背正义,不要扼杀真理,因为任何人最终都要站在历史的明镜前显露真容。

编者简介
王斌,男,蒙古族,1989年出生,包头市人,中共党员,2012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2014年内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职内蒙古电力公司。
内容发布【小白杨内大考研真题辅导】
专注内蒙古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关注我们获得内大免费真题及报考资讯
最后别忘了到沪学网免费下载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官方群:651222885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