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57万,首次突破450万关口,同比增长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考研似乎已经从一种个人选择升华成为集体趋同,参与其中的人们期待靠这种最普遍的选择,找到人生的更多可能。
而近年来,考研也早已不再是专属于应届毕业生的标签了,在这支考研大军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饱经风霜的中年人」正加入其中。相比于应届毕业生,这些中年考研人的目标更加清晰,或是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亦或简单只是为了休息喘息一下。正因如此,即便他们通常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克服更多困难,他们对于考研依然乐此不疲。
那么,他们的人生目标真的需要硕士学位才能实现吗?考研对他们的生活而言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采访|路易斯·杰克
撰文|波波尔科夫斯基
图片|受访者提供
01
「中年考研人」的辛酸泪
踏出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场,栋栋如释重负般地活动了一下肩膀,露出了久违的开心笑容,或许她自己也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这般轻松过了。她半开玩笑地说,在她这样的年纪作出考研的决定着实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栋栋在15年毕业于一所财经类高校,毕业至今一直供职于汇丰银行。对于这样一名在职、已婚的考研人,如何平衡家庭、工作与考研是她不得不面对的头等难题。
自从22年2月决定考研以来,为了复习四门不同的考试科目,栋栋将工作日下班后以及周末的休息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进行精确规划,之后便重复着工作时间上班,休息时间学习的生活节奏。甚至在节假日,复习迎考也依旧被她作为优先级最高的事项来对待。
如此高强度的节奏一度使她陷入犹豫、苦恼、焦虑等负面情绪之中。「一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无休止的工作和复习,压力的特别大,每天神经都处于紧绷状态。可是既然已经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我也不想那么轻易放弃。」
栋栋的丈夫深夜烹饪为她补充营养
毋庸置疑,如今的研究生考试已经是除高考之外考生规模最大的选拔性考试,然而它的录取率远低于本科,只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人能够在这场考试中突出重围。「一战成硕」固然美丽,事实却是不可能人人都能够梦想成真。第一次考研失败以后,二战三战无疑会背负更大的压力。
去年年初,22届研究生考试录取结果公布的那一天,小帅早早地登陆了网站,等待的每一秒对他而言都无比煎熬。他坐在屏幕前局促地搓着双手,眼睛片刻不离地盯着网页,呼吸也随着时间的临近而渐渐凝固,直到看到录取的那一刻,他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这三年来所有的压力和委屈他比所有人都清楚。
其实,早在2018小帅毕业的那一年,他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考研大军,然而却连续两年鬼使神差地以一分之差与「硕士之门」失之交臂。看着昔日的同窗或是纷纷上岸或是在事业上渐行渐远,小帅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但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考研之路终有尽头,不可能无休止地走下去。硬顶着父母的失望、旁人的冷嘲热讽、自己内心的焦虑,小帅还是决心背水一战,誓要完成自己考研路上的「最后一舞」。幸运的是,最后的结局并没有辜负他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小帅开心地和硕士同学们一起聚餐
只是,对小帅而言,重返校园或许又意味着新的挑战的开始,毕竟相较于应届毕业生他足足年长了3岁。年龄差距造成的代沟是他必须要克服的障碍之一,时间对于他而言也更加紧迫,他需要在同样的学习时间内做到比别的同学更多的事。
02
「考研时代」各自为战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数据,从2016年开始,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增长趋势。2015年~2022年的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年平均增长为15.8%。
跟过去十年的任何一个时候相比,考研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级的趋势,身边的男女老少不是在考研就是考研的路上。决定成为考研大军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
在小帅看来,读研已经不是简单地为了镀金或提升自我,「更多地它是一个敲门砖。没有硕士学历,很多工作根本连机会都没有。这几乎是硬性条件。」
先前三年的复习过程,小帅并非一直处于脱产状态,从考试结束到结果公布的空档期他通常会找一份过渡性的工作来缓解经济的压力,同时使自己不至于与社会节奏脱节。当得知自己落榜后,小帅也并不会第一时间辞去工作投入复习,在工作的时候有时他也会想「如果这份工作还不错的话,也不一定非得坚持考研了」。
但事实上,这些工作都和小帅的预期差距太大,「作为一个211院校的毕业生,从事这样的职业真的很不甘心」,于是便有了之后一次又一次的考研征程。
和一毕业就笃定要考研的小帅不同,栋栋在22年之前从未诞生过如此强烈的意念。
栋栋桌上堆放的复习资料和考研日历
15本科毕业的栋栋在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在起跑线上领先了同龄人许多,天资聪颖而又勤奋刻苦的她在本科毕业之前就拿到了代表全球投资行业最高水平——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的资质,这使得她成为国内外各大银行竞相争抢的香饽饽,「在我们毕业的那个时代,找一份前景明朗的工作才是最优先的选择,班上考研的同学其实寥寥无几」。最终经过一番评估,她选择了综合实力强劲的汇丰银行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在之后的几年里,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卓绝的实干精神,栋栋很快成为了银行金融资产部门的门面人物,是旁人眼中备受尊敬与羡慕的都市金融女精英。
然而,仅仅几年之后,栋栋就发现身边的「硕士同事」居然像雨后春笋那般不断在自己身边涌现,尽管早已身为领导干部,「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却越发和当下的环境格格不入,天生要强的她根本无法容忍这样的事实,「在银行系统晋升,无论工作经验多么丰富,本科生是真的毫无优势可言,更不用说有跳槽的想法了」。于是,她也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了这片红海之中。
同样在职场摸爬滚打几年后才萌生考研想法的还有安娜。本科就读外语专业的安娜在毕业后已经辗转了数家不同的企业,在每一家公司的title倒是相差不大——海外运营,包括海外内容运营与用户运营。
「毕业后工作的这几年已经把我的知识储备和精力都掏空了,真的需要停下来做一下补充。如果能读硕士的话,我刚好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好好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尽管目前对于就读什么专业依然没有准确的方向,在空闲的时间安娜已经在复习雅思考试并初步拟定想要申请的院校了。
上班之余安娜学习雅思词汇
03
何以为「岸」?
不知何时起,「上岸文化」渐渐成为社会主流,考研上岸、考编上岸、公考上岸······,一次次数不尽的「上岸」贯穿了我们的一生。我们似乎总是追求脱离苦海后的一劳永逸,可那样的「彼岸」真的存在吗?
尽管才硕士入学不久,小帅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倒是格外清晰,「不出意外的话,私人企业应该不会再纳入我考虑的范畴了。我会在毕业的那一年运用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尽可能地去考编制或者选调生。相比本科生,硕士的选择空间要大了不少」。
时隔三年,小帅终于重返校园,他非常珍惜、享受现在的生活。尽管有时也会对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些许担心,总体来说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是持乐观态度。
小帅参加学院组织的篮球比赛
常年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安娜对于「编制」、「稳定」倒没有那么执着的追求,对她而言读研更多是人生阅历的增长和自我提升,「期望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收获职场中较难获得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减轻自己的焦虑状态」。
对于未来,安娜已经不会像曾经那般做十分细致的规划,转而秉持了一种「车到山前自有路」的人生态度。
安娜喜欢从办公室的窗户眺望远处的风景
这次考研的结果置于本就稳定地在银行系统工作的栋栋具有较大的容错空间,「我当然也知道学历的重要性,但是读研也不过是我人生众多选择中的一种。如果这次不能考上,应该不会再二战了,我会去探索别的可能性。」
曾经,我们总会相信父母老师说的「考上大学就解放了」,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仅仅只是个开始,之后才会有看不到头的「苦海」和数不清的「岸」。虽然这个世界只关心结果,但是我们自己却不能忘了在上岸的征程中也会看到碧海蓝天、阳光雨露。或许有时相较于结果,上岸的过程本身更能成为我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本文中均使用化名)
最后别忘了到沪学网免费下载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