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介绍的人物——冯特,全名威廉·冯特(1832-1920)。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开始了他的研究,自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句话是所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因为它出现在各个版本的《普通心理学》中。可1879年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心理学家 冯特 那天,在一个名为“孔维特”的楼里,进行了一个极为简单的研究【知觉的长度】——即受试者从感知球落在平台上到其按动发报键之间的时间。当球落下的一瞬间,当发报键“嗒”的一响,当这个瞬间被千分秒表记录下来。心理学,就此诞生。没有一丝声张。 而正如我在韦伯和费希纳人物传中提及的那样,有许多人认为心理学的开始应该从韦伯或者费希纳甚至更早的人物开始算起。但多数权威依然认为是1879年冯特创立了心理学,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现代科学心理学。 原因在于,冯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家,而非生理学家或者物理学家。他将心理学的东西还给了心理学——实验内省法。对有意识的心理过程进行科学研究虽然也有前人所做,但冯特完整地开发出了这些方法。 事实上,冯特在1862年曾言: 一旦灵魂被视作一种自然现象,心理学也被看作一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就一定能在这门科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冯特
有趣的是,人们似乎只记得冯特,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除此之外,鲜有人知。 冯特的家庭可以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但可惜命运捉弄,冯特的童年非常出人意料。他在学校里心不在焉、备受嘲讽、令家族失望。庸才向天才的转变,往往只在一瞬间。因为在冯特读完大一的时候,发现家里没钱了!于是他痛改前非,用3年完成了学业,在医学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医学,只是冯特认为可以谋生的手段,他对此并不感兴趣。在1862年,当时年仅30岁的冯特出版《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一书,直接挑战了当时哲学家和机械论的生理学家,并宣称: 心理学只有建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心理是可以通过实验手段进行探索的。 ——冯特
后来经过他的个人努力,他终于在莱比锡大学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职位,重点是有不错的薪水。并且校方给予冯特很多个可以用于实验的房间,还有一个正规的实验室的称号。而自此之后,冯特桃李满天下,教育出无数后来的心理学家,且著有丰富的成果。直到1920年,88岁,还一直忙于写作,直到临终前8天还在奋笔疾书。 冯特的人生历程,研究方法,还有心理学的创立。这一切都显得非常平凡,但却非常伟大。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冯特和他的弟子们,只能用一些简单的物理设备,去测量人类最基础的感知觉现象。这些枯燥无味的工作,在冯特的实验室重复了无数次。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触碰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测量到了人类的心理过程。随着数字不断地被精准,逐渐地打开了心理学世界的大门。 与有很多心理学家不同的是,你很难去准确定义冯特的思想和研究结论。因为他的理论体系不但庞大,且被他不停修改。 威廉·詹姆斯曾这样评价冯特: 当其他一些心理学家把他的一些观点批驳得体无完肤时,他已在写另外一本主题完全不同的书了。 威廉·詹姆斯的评价
不过后人还是试图去整理了冯特的研究与思想,总结出如下的几个主题。 心理平行观点:心理现象与神经系统共同存在。或者说,心理现象是一种整合后的神经系统过程。 科学心理学:冯特最开始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但后面又改成精神科学。因为他觉得,心理现象无法被直接观测,只有那些被直接测量的才是自然科学。 元素构成说:有意识的心理过程由基本的元素——直接经验的感觉或情感——构成。这个观点可以被认为是冯特最核心的主题。但可惜的是,他对构成的具体规则的说明,并未被后人接受。 意愿论:冯特后期的著作中,认为所有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都具有意愿性。这有点像是一种动机或者需要。但这个意愿的说法,已经消失在现在的心理学中。
冯特也并非一个完美的人,他有一个被后人经常吐槽的特点,就是权威。 他认为自己就是权威。例如: 他反对心理学的实际用途——有学生转向教育心理学,被冯特视为背叛。 他反对其他的研究方法——除了他的内省法,他不接受,甚至批评其他方法。 他反对儿童心理学——无法控制条件,称不上科学。 他反对动物研究——他禁止实验室里使用动物,因为无法内省。 他反对催眠——缺乏严格控制,称不上科学。 冯特,他创立了科学心理学,培养了大批心理学家,开发了严谨的实验方法,权威的教科书更是影响了无数心理学的学生。但他的内省法无法检验很多主题,被后人抛弃。后人突破了冯特的局限,新的流派相继出现,去追求更为高级的心理过程。且他在文化、法律、艺术、语言、历史和宗教方面的论著一直被大众忽视。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就是发生了一件具有创造性但好像又没完全创造的故事。一个开创了心理学先河的人,也同时在限制着心理学的世界。如果让冯特看到了后面心理学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的应用,不知冯特会作何感想呢? 值得一提的是,冯特特别反感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而后者的心理学却更完整,更有洞察力,更有个人特色。读完詹姆斯受全世界心理学界普遍欢迎的《心理学原理》一书后,冯特酸溜溜地说:“这是文学,它非常优美,但不是心理学。” 那么下一期,让我们来看看这位“文学家”詹姆斯的故事吧。
沪学网考研课程全免费,首家、全免费、全网实时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