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 / “自由乃是神的恩典” 奥里留·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又名“希波的奥古斯丁”,出生于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底亚省,母亲是基督徒,父亲却是异教徒;他是欧洲中世纪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由于他在对基督教教义创立、解释、辩护方面的巨大成就,死后被教会封圣,所以也叫“圣·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的一生路转峰回,他家境优渥的童年、放荡不羁的青年和改邪皈依的中年三个阶段,恰好契合了《圣经》所描绘的人类自我解救的过程,即受造、原罪与救赎。他重新申明了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三一论”,被誉为“带领西方在精神上进入中世纪的第一人”。 奥古斯丁对古代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回应,远远超出其他拉丁教父,他和托马斯·阿奎纳一起构筑了中世纪哲学的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其代表作品包括《上帝之城》《基督教要旨》和《忏悔录》等。 幼年期:
公元354年,奥古斯丁出生了;他家境殷实,我们在其自述文《忏悔录》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家的大果园、女仆的描述。 他的父亲赫古鲁斯是一名异教徒,为人贪恋世俗,基本上不管教儿子,经常和各色闲杂人等打交道,以醉酒和美色为乐。而母亲莫尼卡却是个虔诚的基督徒,面对丈夫的不忠,莫妮卡并未自甘堕落,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了整个家庭。莫妮卡十分关怀儿子的成长,希望他日后成长为一名基督徒。 正是因为父母双方性格的“矛盾性”,小奥古斯丁自幼形成了一种“双面人格”:一种是贪婪恋世、放浪形骸的享乐主义;另一种是专诚向上,追求真理的虔诚之心。由此,奥氏的心灵深处往往就成了善恶剧烈斗争的战场,这种“亦正亦邪”的家庭背景也从根本上预示了奥古斯丁的“堕落与救赎”。 △在妈妈身边的奥古斯丁青年期:
13岁那年,奥古斯丁拒绝了母亲的挽留,执意前往马达乌拉学习雄辩术,紧接着又在17岁赶赴迦太基学习修辞学。正是在这里,奥氏认识了一群当地的纨绔子弟,并与某位“女青年”育有一个私生子。(一开口就知道是“老渣男”了~) “天才对智慧的渴求是掩盖不住的”,虽然奥古斯丁早年放纵于情欲,但当他19岁时读了西塞罗的著作后,已有心追求真理,并以此为价值导向。在20到30岁之间,他的信仰从单纯的雄辩术转向摩尼教宣扬的“善恶二元论”,而后又接受了怀疑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 远在故乡的母亲得知他信奉异端,十分痛心,幸有一位善心的主教劝慰她说:“你用这么多眼泪代祷的儿子,不能灭亡。” △认真学习的男人最有魅力中年期:
公元382年,奥古斯丁读到新柏拉图派的威克多林传记,认识到“上帝不但是一切良善之源,也是一切真实之源”,又听闻埃及的修道士之高尚圣洁生活,乃自惭虽是个知识分子,反为情欲所劳役。 在悲痛自责之余,他拿起《新约》圣经,读到这样一句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淫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这句话仿佛是为奥古斯丁量身定做的一般,给他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公元386年,奥氏彻底皈依基督信仰!(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呐~)此时的他离开了情妇,辞去教职,退居在一处山庄,为后来接受基督教的洗礼作精神上的准备,闲时与诸友人、学子共研哲学。次年复活节时,奥古斯丁父子与好友同在米兰受洗于安波罗修。可是在他们回乡的路途上,母亲却因患上热病而不幸离世。 △奥氏正在为年轻时的行为忏悔晚年期:
公元391年,奥古斯丁受邀前往离他家乡不远处的希坡(Hippo)担任神父,四年后又继承主教一职。在希坡,奥氏创建了第一所修道院,作为训练教会领袖人才的场所。而其余生则致力于宣讲福音、救济贫弱等事业上,更是为了解决北非教会的各种争端到处召开宗教会议,四处奔波。 这位拉丁教会的领袖同样因为热病逝世于希坡,终年七十六岁,他的肉体虽然死去,但是他的思想却在历史上留存且延绵不断。 △四处奔波布道的奥氏《友谊》
在奥古斯丁的童年时期,有一天他与一众好友在邻居的花园里偷梨。虽然花园里的梨已经开始腐烂,远不及家里的梨子香甜,但他还是偷了。 起初,他无法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除了一点:“我并没有从可耻的行为中发现什么,只发现了可耻本身!” 随后,奥古斯丁突然意识到自己对于偷梨的行为完全没有兴趣,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和朋友们在一起,便发出感叹:“友情太不友好了!它是思想中难以揣测的诱惑者,是真正的邪恶之源!” 点评:一帮“损友”之间的友情往往更带有欺骗性的吸引力~ △45度仰望天空,不让眼泪落下《公务员的烦恼》 当奥古斯丁30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罗马帝国法庭的知名辩术家,政治地位极高。尽管如此,他并不喜欢充满阴谋和政治活动的法庭生活。 有一天他乘坐马车去给皇帝递交一些文章,里面形容道:“街上醉酒的乞丐也比我疲倦的生存要少。” △拿着“燃烧的心”写作的奥氏自奥古斯丁皈依之后,他为了捍卫基督教教义四处布道,逐渐在基督教世界里声誉卓著,为基督教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足以与希腊教父哲学家们相媲美的拉丁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一生著述颇多,《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独语录》等皆是他的重要作品。 “光照说”:奥古斯丁为了说明上帝与认识的关系,综合了柏拉图的“日喻”,作出了一个他对认识过程的比喻——光照说。在这个比喻中奥古斯丁用光比作上帝,视觉感知活动比作认识活动,上帝的作用就是这个视觉感知过程中光照的作用。 “恶”:奥古斯丁把恶定义为“背离本体,趋向非存在……倾向于存在的中断”。在世界的存在等级中,低一级事物是相对于高一级事物的非存在,如果事物趋向非存在,那么这就是恶,奥古斯丁区分了三种恶:“物理的恶”、“认识的恶”和“伦理的恶”。 “原罪说”:奥古斯丁在晚年倾向于认为,“伦理的恶”的原因实质上是人类的原罪,由此发展出“原罪说”。他说上帝在造人时曾经赋予人自由意志,但自亚当“原罪”之后,人的意志已被罪恶所污染,已经失去了自由选择的能力,而只会选择恶,甚至连自由意志也没有了。 总体来看,奥古斯丁是中世纪哲学的重点人物,由于中世纪哲学在大部分高校中考试频率不高(北大除外),所以奥古斯丁的考试频率中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都有考察。 奥古斯丁的思想一般分为认识论、神正论、时间观、理性与信仰关系论这四个板块。其中认识论考“光照说”,常考题型为名词解释;神正论考“上帝存在的证明”、“恶”、“救赎”、“上帝之城”等问题,三种题型都有过考核;他的主观主义时间观主要考察题型为名词和简答;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考查题型为简答或论述题。
沪学网考研课程全免费,首家、全免费、全网实时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