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中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其中该章第二、三节几乎是每年必考的部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首先,我们要搞清这一段时期中共各次大会的主要成果和问题。如中共一大对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重要性没有认清;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初步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是二大仍没有分清新旧民主革命;中共三大提出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但没有提出在国民革命中争夺领导权的问题;中共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但对政权和武装斗争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这些历史知识都有可能考到,而且它是以后知识的基础,希望考生能记住这几次大会的基本内容。
在经过了这些会议和抗日战争的实践后,毛泽东在一系列文章中阐述了新旧民主革命区别和联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统一战线等问题。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概念,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作了全面而深刻地论述,并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这一知识点在04年考过: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答案:B
我们要熟记该文是“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接着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一起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该考点在00年被考察过:
毛泽东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C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2003年真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C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 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答案:D
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002年真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 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 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 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E 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答案:ABC
这一部分要牢记这三个革命对象,因为有封建主义,所以革命的性质也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了。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2023年真题: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
A 无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地主大资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答案:AC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受压迫最重,生活最悲惨。其中,富农是农村的资产阶级;中农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是重要组成部分;贫农是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者。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无产阶级必须依靠农民。
1992真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 武装斗争问题 B 党的斗争问题
C 统一战线问题 D 农民问题
答案:D
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到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此有革命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软弱性。毛泽东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老毛病”就是指的其软弱性。
2001年真题: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 软弱性 B 动摇性 C 妥协性 D 不彻底性
答案:A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也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