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考研复习进入了更加紧张的阶段。几年前的这个时候,当我坐在准备考研的自修室里,分明已经感到了冬天的寒意,腿脚开始发冷。那时的我,经历着从文学到哲学的跨专业的痛苦。我知道要想在考研的战场上笑到最后,我必须暂且将眼光从书本和考题中移开,确立明确的复习方法,规划考研正式战役的战略。
平衡时间与效率
由于考研是一个综合性的考查,任何偏科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要对英语、政治以及专业课要进行综合评估,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总分上取得最大的优势。很多人害怕英语在考试中拖后腿,往往在复习冲刺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英语复习上。而我认为应该把英语放在一个大的框架下考虑,冲刺阶段应将复习中心转向专业课方面,毕竟英语的学习在2、3个月的时间内,并不一定会立竿见影。在冲刺期,我并没有加大英语复习的强度,政治复习也只是巩固以前的基础,我主要的精力还是花在了专业课的复习上面。这是我的总体战略。后来两门的专业课都是120多分,其中一门专业课成绩比第二名高出了30多分。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十二月是考研承上启下的关键月份。冲刺阶段的时间很宝贵,但是越宝贵就越要保证和往常一样,千万不可因为过度匆忙和劳累,在最后时刻掉了队。时间的安排应体现劳逸结合,事实证明,“忙里偷闲”对身心健康和复习都很有帮助。
另外,我经常按照考试限定的时间,每周按照跨考教育专业课咨询师的建议自我监测模拟考试一次,严格按照时间来做题目。这样做能熟悉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一部分考题的答题时间,培养了正式考试时的时间自然控制能力。我逼着自己做过几套新东方的英语模拟题和领航的政治的模拟题,明显感觉在正式考试时很敏感,对题目的第一感觉反应很快,做题时间绰绰有余。
加强背诵和记忆
记忆的内容越多越丰富,那么信息提取的过程会越快捷,提取的信息会越准确,考试成绩也可能越理想。英语、政治、专业课中有大量需要背诵和记忆的内容,所以我非常注意运用背诵和记忆的方法。
单纯阅读和单纯背诵的效果一般,而一边阅读一边背诵可以增加记忆的容量,极大地节省时间,提高记忆效果。在能够背诵一段复习材料之后,间隔几个小时后再回想一下刚才的记忆内容,并将其中的小标题和关键词等重点内容背出来。如果背不出来,或者背得不是很顺畅,则在材料上打上特殊标记,作为下次背诵的重点。有时,我也会把背过几遍之后的学习材料交给研友,由他任选其中的内容向我提问,然后我很快地说出小标题和关键词,并在脑中快速回忆具体的表述。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于背诵较长的内容。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所背诵材料的记忆效果并不一样,往往表现为一段材料的头尾较易背诵,而中间比较难背诵,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跨考教育考研咨询师开导我:很多头尾的内容都可以看作是中间部分的自然延伸,你可以强化中间部分的背诵,然后再加上头尾的背诵。另外,记忆材料的相似程度越大,相互之间的干扰也大一些。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采用交叉的方式安排复习内容,英语和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交叉背诵和记忆,减少记忆材料之间的相似程度,避免不均衡的记忆效果。
我喜欢“跟进复习法”。记得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老师说,一种语言的习得和丢失规律说明,习得后的丢失现象是不均衡的,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遗忘得很快,以后逐渐变慢。换句话说,如果不及时跟进复习,所习得的内容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丢失很多,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继续,虽然遗忘增加的速度会逐渐慢下来,但遗忘量会进一步增加。“突击式”或者“车轮战式”复习方法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在以往记忆内容就快要完全遗忘的时候再进行新一轮的复习,这样的复习效率不高,而且比较浪费时间。如果在一次材料记忆之后的最短时间内再跟进投人记忆,则可节约很多宝贵的时间。至于及时重新记忆的时间间隔如何介定,我想因人而异,一般在半天至三天吧。
深入研究和归纳
很多人习惯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做题来取得胜利,尤其是在冲刺期,更是拼命做题。但我认为题海战术不一定能够确保考取高分,而且在有限的时间里,也不能开展题海战术。要想考取高分,就必须有研究和归纳的能力,以研究性的方式破解难题,以归纳性的方法理清思路。习题需要做,但要能够从历年的真题中提炼出做题的模式。比如在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作者观点的题总是做不好,这就必须全面地考查作者观点题,反复阅读,反复返回文章观察,分析为什么错,为什么对,找到问题的症结,这就是研究。比如英语的完型填空题,多次练习之后,我们会发现题目变来变去就是考那么十来种思路。经过这样的归纳总结之后,我们一看到题就自然会从这十来个方面去想,就能迅速把握解题的关键。
当然,在冲刺阶段做适量的模拟题还是相当有必要的,每周做一套权威机构或专家的模拟题,绝对是开卷有益,开阔视野,因为这些题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当年的命题方向与考试动态,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做适量的模拟题最重要的是明白考研的标准和思路,强化以前研究和归纳的结果。所以做真题必要,多来几次权威性的模拟题的自我测试也不可或缺。
磨练心理和体质
考研成功是人生的一大收获,但考研的过程更是一笔财富。而今生活在“后考研”时代,我依然感受着来自考研时的理性、从容和自信,这些品质依然照亮着我现在的生活之路。考研路上充满“诱惑陷阱”,比如考公务员、找工作,让人放弃的理由总是很多,比如“我复习得还不够充分”、“竞争太激烈了,录取比例又低”。如果要放弃,我想每个人都会找到很多的借口。我们需要的是“勇敢的心”。我最初选择考研就觉得考研是最理想的出路,所以有意识避开其他因素的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考研复习上。“谋定之后,行且益坚”。我常笑着跟研友们说,我们要做和尚,要做尼姑,只知道打坐和念经。我想每个人只要按着他自己的复习计划,一步步进行,就会有收获。在遇到困惑时,我就和考过研的师兄、师姐聊天,虽然聊的话题可能无关考研,但他们谈吐之间的淡定,还是很令人向往的。在感觉跨专业考研很痛苦的时候,我会给父母和以前的高中同学打电话,从他们那儿获取支持和鼓励。在我感觉神经绷得太紧的时候,会邀上研友一起去唱K卡拉OK。放松,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
在考研的时候,我的床头一直放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诚如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平凡是生活的本色,然而只有深悟“苦难哲学”的人,才能有不平凡的生活色彩。虽然没有太多的时间读考研以外的书,但有时读上几个片段,我就能够感觉到我的血液开始慢慢沸腾了。主人公孙少平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的人,更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而笑对苦难的人。当我们在选择考研的时候,我们同样需要笑着面对。是的,这样的好书鼓励着我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它们是我有力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
冲刺期间,身体的保养也很重要。在七、八月复习的时候我就有过一次教训。虽然是夏天,但由于昼夜温差比较大,我得了热感冒,使得一个星期的学习效率都很低。冲刺期间,天气转冷,气候多变,很容易得感冒。越是接近考试,越是要多注意衣服的厚薄。适当的运动,活动下筋骨,也很有必要。当时,我每周都会选择一天在六点多起床,然后在学校的大操场上慢跑,哪怕有时只是裹着衣服在跑道上走走,做做准备动作。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抵制感冒等疾病,让我更有精力去应付复习。在锻炼的时候,还可以回忆学习的内容,总结归纳学习方法,不断调整复习计划。谁说这不是在准备考研呢?
在最后的考研冲刺时期,身处考研大军里的人都疲惫不堪。能否取胜,就取决于他的复习方法、心理和体力。凤凰在煎熬的浴火中获得新生。让我们学着在煎熬期实现超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