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经历了长达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考研复习之后,如果出现复习效率低、情绪低落、缺乏自信等情况,就意味着你已进入“复习疲劳期”。
什么是“复习疲劳期”?这是一种在考试期间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心理现象。就考研而言,复习时间一般都会长达半年甚至更久,复习疲劳大都会出现在复习备战中后期的11、12月。经过前期紧张的复习,很多同学身心疲惫,出现了学习效率低的现象,即复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考研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因此加重了大脑的工作量,大脑暂时出现阶段性知识饱和,脑力疲劳,表现为看书效率下降。再加上考期临近,需要更多的精力进入复习冲刺阶段,于是一些同学力不从心而信念动摇,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考研复习疲劳期是一个过渡时期,也是考研复习中考生各方面素质的一次质变过程。考生出现复习疲劳期实际上意味着通过努力学习达到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这也是备考过程中达到一定层次而出现的必然心理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只要顺利度过复习疲劳期,就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冲刺乃至考试奠定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考研复习是争分夺秒的,如果没有快速有效的方法度过复习疲劳期,将会大大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
如何调整心态顺利度过复习疲劳期呢?我们总结了考研心理辅导专家和考研成功考生的经验,得出四点顺利度过复习疲劳期的关键心理因素,并结合一般考生在疲劳期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加强自信,坚定考研信念
考生误区:
①由于复习效率不高,更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动摇信念,总想着一旦考不好就去找工作。
②由于复习效率不高,认为自己今年很可能考不上而放弃考研。
③本来复习得好好的,现在却身心俱疲,学不下去,于是把原因归结为命运或者迷信因素,于是用算命甚至烧香拜佛来破“灾”。
典型案例:
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的同学小D,由于基础不是很好,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准备复习了。由于准备时间较长,比别人更早进入疲劳期。文科专业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为了扩大知识面,小D又盲目地背诵大量的内容,很多东西他已经背了很多遍,结果越来越厌倦。他每天都忧虑、烦躁、胸闷,精神压力很大,结果导致记忆力下降,本来记住的东西开始混乱,做题错误率越来越高,复习效果越来越差。最终他未能坚持到考试。
类似的例子还发生在报考同济大学的小明身上。小明是异地考研,担心实力平平的自己难逃被淘汰的命运,于是很早就开始了复习。当进入疲劳期、复习停滞不前时,他没有好好地放松学习、释放压力、调整精神,而是选择去寺庙求签。他每周都去,求到好签就可以正常复习;求不到好签,接下来一周都烦躁焦虑,学习效率低下,整天沉迷在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苦恼中,寄希望于下一次求签,如此周而复始,最终也没考上。
解决方案:
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调整心态。复习疲劳期是对考生自信心的一次打击,在这段时间,由于复习进展放缓,很多考生都会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不利于复习。考生可以运用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的信心。比如在心里默念:“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虽然这种提升自信的方法看起来有点类似于自我催眠,但是这类语言暗示能起到增强意志、增强自信心的效果。
考研不仅考查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同时也是对一个人信心和毅力的考验。临近考试,复习处于胶着状态时,身边总有人问:“你考不上怎么办?”这种问题对考生的自信心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再加上身边找工作的同学、朋友纷纷传来好消息,面对工作的诱惑,很多考生会动摇考研的决心。
遇到类似情况,你要坚定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考上。”这不是狂妄,而是给自己一个必胜的暗示,也是让自己无路可退,强迫自己勇敢面对考研。给自己一个破釜沉舟的信念,从而坚定自己的考研选择。
所谓的求签或者星座运程,娱乐倒无妨,但不能当真。这不但不能帮助你顺利度过复习疲劳期,反而会形成消极暗示,影响情绪,摧毁信心。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是由考生的学习实力和心态决定的。
合理安排疲劳期的学习时间
考生误区:
①进入复习疲劳期后,很多考生会因为效率降低而过度学习,打疲劳战,往往学到半夜,甚至凌晨一两点钟。
②既然学不进去,那就暂时休息吧,反正也复习不少了,干脆给自己放一个假。
典型案例:
小吴品学兼优,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报考了清华大学。由于名额有限,竞争激烈,他时刻提醒自己抓紧时间刻苦用功,生活与苦行僧无异。进入疲劳期以后,小吴发现自己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他就责怪自己没用功,于是进一步加大学习强度,经常学习到半夜。再加上营养跟不上,在考研复习中后期就累倒了,自然没能如愿。
与之相反,小顾却是因为中途间断而未能理想地进入复习阶段的后期。进入疲劳期以后,小顾觉得自己掌握的已经差不多了,并且自认为天资聪慧,就对复习有所放松。他和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结伴实地考察了一下异地的报考院校,顺便游览名山大川。这一去就是半个多月,回到学校时离考研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再翻看过去的复习内容,他感觉非常陌生,这才着急地猛补进度。但后期的巩固性训练计划被打乱,学习状态也不是很好。结果考前准备不足,最终没考上研究生。
解决方案:
安排好作息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注重提高效率。不但要有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长期计划,还应该有灵活机动的短期计划,并且随时根据自己的复习状态不断进行改进性调整。在复习疲劳期这一特殊时期,延续以前的复习时间并不科学,特殊时期就应该用特殊的方法对待。如果一味追求学习时间长,不仅使人精疲力竭,影响第二天的复习质量,而且疲劳烦躁的心情更会使人信心减弱。何况疲劳期的表现也反映了身体本身想得到休息的意愿,继续疲劳不但效率会降低,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一旦病倒,耽误的时间会更多,得不偿失。
那么,在疲劳期究竟要不要学习?该如何学习呢?
学习是不能放弃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是关键。但是疲劳期的学习决不能贪多冒进,要尽量做到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比如可以在保证每天的单词记忆和阅读练习之外,把精力用在专业课的复习上。
在复习疲劳期不能一味地自怨自艾,更不能有放弃的想法。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分配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尽量缩短疲劳期,消除个人疲劳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疲劳就意味着需要休息,适当的娱乐和放松反倒有利于学习状态的快速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提前进入疲劳期的考生最容易出现松懈情况。如果疲劳期过早出现,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会出现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而放松学习,甚至放弃考研。此类考生更要及时地调整计划,坚定自己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