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春,考研第一志愿落空,我开始了调剂程序。说实话,经历了等待成绩的煎熬和调剂程序的繁琐与复杂,我已经像一只被榨干的橙子,没有什么精力了。但是我必须挺住,因为还有复试这一关需要我去过。而且能否上研,复试成绩才是最后定音的一锤,我不敢掉以轻心,也不能掉以轻心。
策略必须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
既然是调剂,就要注重两所学校在学术风格和研究方向上的不同,适时地调整复试复习的策略。但是,任何策略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一个牢固和完善的知识体系,复习很容易走偏,甚至误入雷区。本着这个原则,我仔细分析了调剂院校的研究方向和最近几年的学术动向,发现我所报考的戏剧影视方向在调剂院校隶属于文学院,而且近几年来的学术成果都出在中国古典戏剧和地方戏方向。这样一来,我得出一个大概的复习方向——注重中国传统戏剧方面的知识累积,将复习的重点由原来的电影转向戏剧——尤其是中国古典戏剧。可是,复习方向的转变将我领向了一个相对生疏的领域,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完全掌握中国戏剧史,对我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搭出一个知识框架,宁可不求甚解,也不能出现盲点,以免发生“一问三不知”的“惨剧”。其次,我将该院系所有老师的论文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了搜索,大致了解了他们各自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兴趣点。在准备复试的时候,根据这些知识点,再归纳出一些重点中的重点进行主要攻克。
有了重点,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被我化整为零,有了被各个击破的可能性。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绷紧了神经,尽可能地补习遗漏的知识点,再将他们一个个还原到知识框架里去。用这种“多快好省”的方法去看书,一来保证了效率,二来保证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但剩下的一些细节,我已然来不及去考据,只有在考场上充分调动以前的知识积累,做进一步的发挥。
笔试,展示实力的最好舞台
说到复试笔试,我只能用重中之重来形容。因为这一部分是考研复试的核心,所占比例最重,也最能展现考生的实力水平。
考研复试的笔试,一般以一道或者两道大的论述题为主,考试时间两个小时左右。在这么长时间里考一两道题,主要是为了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理论深度和论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像初试一样,考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学术水平双方面的素质。所以,考研复试的笔试要尽量答得多,答得深;论述一定要严密,有理有据。如果需要举例的地方,尽量多提具体作品,这样才能让老师看到你的平时的积累和知识面。如果很不幸遇到了不会的问题,也本着充分展示自己的原则,利用“转移阵地大法”把问题引向一个熟悉的领域,万万不可空着卷子交上去。
总之,考研复试需要的更多是平时的积累和考研阶段的复习,凭的还是硬功夫,是没有太多捷径可走的。所以在准备阶段,大家还是疯狂地学吧!
英语口试,娓娓道来最讨喜
英语的口试是考研复试中很重要的一项,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许多学生英语笔试成绩非常好,但学的却是哑巴英语,张口结舌,无法运用英语与人交流。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种学术研究型的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外文交流能力,所以英语口语成了衡量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了在英语口语考试中不出现张口结舌的尴尬局面,我有针对性地做了一系列准备。首先,我把老师有可能问到的一些问题做了搜集。这些问题无外乎自我介绍、兴趣爱好、介绍家乡等等,我整理出了十几个模板,每天背一些,一直温习到考试那一天。但是,要切忌的是,背诵模板一定要灵活,不能变成了给老师背课文,而是要给老师一种在沟通和聊天的感觉。不然面试老师听到的全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很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面试分数自然也不会高。考试当天下午,和我同一考场就有一个女生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在考试前的候场阶段,这个女生一直在埋头苦背模板,显得很紧张。开始回答问题的时候她开口就是一句:“Good morning teacher!”这一句不合时宜的“早上好”让老师哭笑不得,她自己也发现犯了错误,更加紧张,后面的问题都答得磕磕巴巴,非常不顺利。
此外,在英语口语考试之前,还要准备一下和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因为口语考试中会有关于专业知识的问题。还要注意的是,研究生复试不是典型的书面应试,随机应变非常重要。在口语考试时,有一位面试老师让我陈述一下我的毕业论文内容,可是我本科学的是法学专业,戏剧影视是我跨专业所考的专业,所以在备考的时候只准备了关于文学和戏剧的专业词汇,没有准备法律专业词汇。于是我用英语向老师解释我本科学的是法学专业,并反问他是否真的对我的法学专业论文感兴趣。果然,文学院的老师对法学问题不感兴趣,他也马上换了问题,问我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选择戏剧影视专业。这样一来,我将一个完全没有把握的问题拉回到我所熟悉的领域,成功地做出了回答,而老师也对我的随机应变印象深刻。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英语口语考试时一定要放松,眼睛直视面试老师,做到面带微笑。不要为了背诵模板而眼睛瞪向天花板,更不要因为紧张而目光游离。如果遇到了自己不会说的单词或表达方式时也不必紧张,可以换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比如不会说“我学习的是法学专业”,可以说自己“毕业于法学院”,其实二者意思相同,老师都能理解。万一犯了错误也不要紧张卡壳,始终保持一种娓娓道来的缓慢语速,这样最容易给面试老师舒服的感觉。分数自然也就上去喽!
面试,充分展示性格
面试这一关,是很多人最怕的一关,因为它考验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有的人平时基础很好,就是缺乏语言应变能力,成为了“煮饺子的茶壶”。所以复试的时候,要严格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尤其是调剂生复试,更是要克服客场心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让导师对你由陌生到欣赏。
首先,参加面试一定要注重自己的着装。既不能不修边幅,也不能太夸张华丽,适合自己、干净、整洁就最好了。记得我复试当天就穿了一件黑色的短袖衬衫,风格介于正式和休闲之间。之所以选择黑色是因为黑灰色系给人以平静、收敛和稳重之感,容易让人接受,在面试的当天也容易保持整洁。衣服的款式也请尽量庄重一些,女生不要穿得太暴露,男生也不要太时尚,保持一份校园的清新气息就最好不过了。其次在面对导师、现场工作人员的时候要面带微笑,哪怕是和你有竞争关系的同学,也不要“横眉冷对”。因为你的态度不仅影响着你的形象,还影响了你的情绪。
面试的题目往往是临时抽取的,导师会给你几分钟准备时间。要如何利用这宝贵的几分钟时间呢?我认为,还是要利用“转移阵地大法”把和这个问题的相关答案统统放进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来回答,拿不准的东西千万不能想当然地信口开河。因为学术是非常严谨的,一个专业术语用错,一个年代人物倒置,都有可能露怯,给导师造成一种你“一点不专业”的印象。此外,不要寄希望于在这几分钟里写成一篇完整的讲稿,你只需要尽可能多地捕捉你的思维,记录一些关键词,到了考场上根据关键词进行发挥即可。
我是一名外校非应届的调剂生,在考研之前有一年多的工作经历,并且是跨专业考研。很多导师并不喜欢像我这样的考生,担心这样的学生社会气息太重,无心做学术,更担心跨专业的考生底子不好,带起来费劲。说实话,复试之前我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是我转念一想,一个人的劣势能不能转化成一种优势呢?于是,在复试面试的时候我尽量有技巧地展示自己,让导师多多了解我,打消他们的顾虑。首先,我一直强调我投身学术的决心,让导师明白我来念书是真正想提升自己,而不是来镀金的。其次,当导师问到我的兴趣方向时,我总给导师一个明确且坚定的回答,而不是含含糊糊犹豫不决,这样以来,导师就知道我是一个对专业有决心,对研究方向有较深刻认识的学生。由于我在职场有了一年多的历练,大小也参加过十几个招聘的面试,所以面试的时候比较沉着冷静,有更多的心理余地让导师了解我、认识我。在回答专业问题的时候,我采取了磅礴引证的策略,这样不仅能让我的论述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