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结束后我就决定要考研,因为高考发烧发挥失常没能进入理想的院校。可能自己一直比较理想化,所以选择院校专业时是跟着内心的声音走的,没考虑太多难度和未来择业的事宜。从出生开始,我就一直在苏州学习,这里的生活舒适安逸,但我一直觉得有些遗憾,想有个机会出去学习,最好能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对我来说,电影和书籍就是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所以择校时希望能进入一所将电影学设在文学院中的综合类大学。因为我比较安静,适合理论研究或者在自己的天地写写稿子,所以发现人民大学这个专业很适合自己。但是一直没有太多信心,毕竟这是一所很棒很棒的大学,我选择的专业资料又几乎查不到,我一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觉得太过冒险。最近有句话很流行,说“认真你就输了”,家长也劝我,这样投入进去选择一个这么难考的院校,不一定值得。但我更喜欢另外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流芳百世。”或许认真投入是可能会输,但是没认真过,输掉的是自己的人生。人生需要抛开负担,跟着内心的声音去偏执一次,不论结果如何,总会值得。
备考的过程,辛苦但也快乐。后来和研友聊天,大家都觉得很怀念那段热血的日子,为了占考研教室的座位起早摸黑,相伴着聊未来,对生活总是充满期待的。不管以后结果如何,那真的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岁月,因为我可以真正有理由看自己想看的书,我真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我的生活被父母安排得太好,所以我很珍惜这段自主的生活,精神充分自由,学习很辛苦,但很充实。
说起备考的经验,其实最大的感触就是需要定下心,自己好好开始。准备时大家都会迷茫,就像当初费里尼拍摄的《八部半》,剧中的导演不知如何下手,觉得生活充满迷茫,但真正开始工作,总算在自己的事业里获得了释然。开始我不知所措,到处问前辈意见,其实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真正踏实下来看书,是最好的开始。
看书前,最好给自己定个计划,好好地规划和遵循。
具体看书时,我较早开始准备的是专业课,从2023年年初开始,阅读《世界电影史》,刚开始我很头疼,我很喜欢这样的专业知识,但真的看那么专业的理论,简直太枯燥了。那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影片太不一样,涉及很多专业的术语,并且课本相当厚,院校又找不到真题,我叫苦连连。但为了证明我对这专业的喜欢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叶公好龙”,我硬着头皮继续看,渐渐的,真的喜欢上了这些厚重的理论,对于电影史上大师们所做的努力,充满敬仰与感动。我们误会电影是简单的娱乐,但其实没有这么简单。我抱着平和的心态看完了一本本电影专著和文学专业书。但是看第二遍时,开始焦躁,因为纯理论的内容趣味性很弱,要反复看真的有些受不了。实在难受的时候我会做一些英语真题,或者索性看一些电影,放松一下。
公共课的复习其实是相当重要的,这一次我复习的有些晚,所幸的是,当初跟着专业考研培训班全程课程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因为觉得自己高中选择了政治,当年一直考得不错,而现在的对外汉语专业,英语底子也挺好,就把公共课的复习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上,在最后一个月才慌了神,干脆不去学校,在家里恶补,非常紧张。我认为应该早点跟着海天课程中老师所提示的时间,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努力,否则最后的一个月,真的压力太大。我将海天所发的大本单词书拆成了小份,把熟悉的单词先划掉,这样每天背一份,效果很好。政治要多练选择题,专项试题带给我很多启示。
考研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好,不要把这当成是人生的独木桥,但这是一段值得付出的经历,如果有这样的愿望,真的很值得在年轻的时候好好拼搏一次,无论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都会觉得有所收获。其实现在我来谈经验,还是有些不敢当的。毕竟,复试还没结束,我心里仍然忐忑。考研结束后,我前往报社实习,抱着落榜的失落感去接受新的生活,那段时间压力非常大,家人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充满了质疑,但我从没后悔过。直到公布成绩的那一刻,所以的压力啊,委屈啊,都得到了释然,我有充分的理由去面对他人的不理解了。虽然现在心里还是充满紧张,我觉得这一段经验还是值得分享的,无论结果如何,我努力过了,我可以去北京玩一阵子,也挺不错的。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面对压力时,始终坚持自己的热爱,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成长吧。
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能在考研时有坚定的信念,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地走下去。考研的过程没有你们想的那么艰苦,当然也是不轻松的,在这个过程中,你要面对很多压力,有的来自他人,有的来自你自己。但是我相信,只要你们付出努力,都能收获很好的结果,拥抱美好的未来。
不要把这当成是机械的过程,要把这当成是值得珍视的体验,只要这样去想,抱着诚心学习的心态,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定好的计划与任务。养成一种用心学习的习惯,那本身也就是可喜的成绩。 |